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能源碳中和行动 数智技术驱动新一轮能源革命

能源碳中和行动 数智技术驱动新一轮能源革命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徐真,杨爱喜,胡宇晨
  • 出版日期: 2023-07-01
  • 商品条码: 97871224322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政策扶持,国家战略导向。随着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国家对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不断加大,推出了一系列重要能源战略、规划、政策、改革措施。 2.体系严谨,内容全面丰富。本书深度剖析“双碳”愿景下的技术体系与实现路径,系统分析了以氢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 3.脉络清晰,实用性强。本书观点新颖、深入浅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阐述我国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的碳中和实践路径,重点探讨了氢能在氢燃料电池、氢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4.角度新颖,市场竞品少。目前市场上关于“5G+智慧能源”领域的图书相对较少,且大多偏重于理论化、技术化、教材化,本书更适合对碳中和与能源行业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内容简介
   当前,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正面临新一轮深刻变革,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成为世界能源变革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加快5G、AI、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智慧能源体系,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我国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愿景目标的必然选择。

本书立足于世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国际背景,结合我国提出的“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战略目标,全面阐述我国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路径,分别从“‘双碳’目标”“新能源革命”“智慧能源”“数智化实践”四个维度,深度剖析“双碳”愿景下的能源技术体系与节能减排实现路径,系统梳理了以氢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并深入探讨了5G、AI、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在能源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引领我国油气、石化、煤矿、电力、储能等领域的数智化实践,试图勾勒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零碳新图景。
作者简介
徐真,管理学硕士,先后毕业英国剑桥大学经济系、美国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专业,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氢燃料汽车产业链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凯辉基金董事总经理,现任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副总裁,是氢能源行业资深倡导者及实践者,拥有丰富的氢能源产业一线实战从业经验并掌握大量一手数据,对产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见。 杨爱喜,浙江工业大学机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校聘兼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正高ji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国家标准技术评估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共享出行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浙江省新能源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杭州云栖智能汽车创新中心主任。 胡宇晨,清新资本合伙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博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注册会计师及中级经济师,拥有近20年投资实战经验,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与消费科技行业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广泛资源。
目录
第一篇 “ 双碳”目标: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
第1章 碳达峰·碳中和:开启未来低碳社会 2
低碳经济:气候变化与绿色未来 2
“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体系 5
开启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10
我国碳中和战略的行动路径 13

第2章 零碳图景:重塑中国产业经济新格局 17
零碳电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17
低碳工业:节能提效的转型路径 20
绿色交通: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 22
节能建筑:实现建筑电气化脱碳 25
智慧农业:科技构筑农业数字新基建 27

第3章 CCUS 技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31
全球CCUS 技术和应用现状 31
碳捕集:CO2 捕获与分离技术 35
碳利用:CO2 资源化利用技术 38
碳封存:CO2 的地质储存技术 41

第4章 转型之战:引领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 44
一场席卷全球的能源革命 44
我国能源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47
我国能源战略转型的原则与要求 50
我国如何引领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 53


第二篇  新能源革命:面向21 世纪的终极能源
第5章 新能源:全球主流的绿色能源技术 62
风能:人类理想的清洁能源 62
核能:保障核能安全利用 65
海洋能:未来的“蓝色”能源 67
生物质能:专享可再生的碳源 70
地热能:来自地球深处的新能源 73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原理与应用 76

第6章 氢能源:第三次能源革命的临界点 79
氢能革命:重构全球能源格局 79
制氢:技术路线与工作原理 84
储氢:技术特点与优劣比较 86
运氢:氢气输运的三种方式 88
加氢站:国内外加氢站的建设路径 90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