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SPN/MTN 使能5G切片网络

SPN/MTN 使能5G切片网络

  • 字数: 33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 商品条码: 97871156106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5G云网融合时代,基于我国自主创新的5G新标准,向业界推广核心技术,推进探索5G新基建的核心应用。 2.MTN标准团队的核心成员、标准专家执笔,系统介绍MTN技术的背景、原理和设计,为业界提供技术指引,助力创建产业新生态。 3.SPN技术架构提出者和国际标准化主要贡献者力作,详细解读SPN/MTN创新技术和标准,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PN/MTN相关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SPN/MTN及其相关知识的技术专著,凝聚SPN/MTN技术主要提出者和国
际标准主要贡献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经验总结,系统解读SPN/MTN创新技术和标准。本书梳理SPN/MTN的理念和发展历程,剖析MTN的技术架构,介绍其接口与转发机制,以及开销与OAM、业务映射等方面的工作机制,阐释其保护技术、同步技术、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展示MTN设备及其应用,并畅想MTN未来的发展。
SPN/MTN是ITU确立的新一代传送网技术,在传输领域首次实现了中国整体原创性技术体
系在ITU的国际标准化。本书呈现了自主原创的技术内容,可为网络技术研究人员以及SPN应用涉及的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李晗 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SPN/MTN技术总设计师。长期从事光通信和传输领域的策略、标准和技术研发工作,先后参与和主导了PTN、OTN、GPON、SPN、高精度时间同步等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工作。提交国际标准提案300余篇,授权专利20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是ITU-T和IETF十多项标准的编辑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次、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一等奖1次、中国专利银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次和二等奖2次。 程伟强 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网络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在ITU-T、IETF、ONF等国际标准组织中主导发布20余项国际标准,任BBF SPAC委员会副主席、IETF SRv6头压缩设计组主席,曾任ONF电信级SDN工作组主席。近年来,作为SPN主创团队成员,在ITU-T担任SPN核心标准G.8312的编辑人,推动了SPN的规模商用。 韩柳燕 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技术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移动研究院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SPN/MTN国际标准编辑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传送网与接入网技术工作委员会(TC6)国际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长期从事传送网研发工作,在自主创新的面向5G的SPN和高精度时间同步网络技术中发挥了主创作用。提交国际标准提案20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中国专利银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一等奖、CCSA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李日欣 华为公司主任工程师,MTN标准专家。从事光通信研究十余年,负责华为MTN标准化推动工作,参与华为MTN技术研究和创新。主导和参与ITU-T建议书/文稿的编写累计10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4篇。
目录
第1章SPN/MTN的理念和发展概述
1.1移动承载网的发展历程2
1.25G时代承载网的需求8
1.2.15G业务场景及网络架构的变化8
1.2.2城域承载网的需求15
1.3SPN技术的设计理念20
1.4以太网技术及其在承载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25
1.4.1以太网的诞生、应用和发展25
1.4.2以太网接口概述28
1.4.3以太网在承载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34
1.5MTN层网络设计原则38
1.6SPN/MTN技术的发展历程44
第2章MTN的技术架构和组网
2.1MTN的技术架构50
2.2MTN与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栈的兼容性52
2.3MTN的典型组网54
第3章MTN的接口与转发机制
3.1MTN接口的设计目标56
3.2MTN段层接口设计57
3.2.1MTN段层帧格式57
3.2.2MTN段层错误标记59
3.2.3MTN段层速率适配机制67
3.3MTN通道层接口设计72
3.3.1MTN通道层信号的映射与解映射72
3.3.2MTN通道层OAM码块插入和提取74
3.4MTN通道层转发机制75
第4章MTN的开销与OAM
4.1MTN开销的设计目标81
4.2MTN段层开销与OAM82
4.2.1MTN段层帧的基本格式82
4.2.2MTN段层复帧对齐85
4.2.3MTN段层组86
4.2.4MTN段层时隙配置表及其切换87
4.2.5MTN段层远端PHY故障指示91
4.2.6MTN段层帧开销校验92
4.2.7MTN段层管理通道92
4.2.8MTN段层同步消息通道93
4.3MTN通道层开销与OAM96
4.3.1MTN通道层OAM码块通用格式96
4.3.2MTN通道层基本OAM104
4.3.3MTN通道层连通性校验114
4.3.4MTN通道层时延测量116
4.3.5MTN通道层自动保护倒换120
4.3.6MTN通道层客户信号类型121
4.3.7MTN通道层三字节OAM121
第5章MTN的业务映射
5.1MTN客户信号分类123
5.2以太网类客户信号映射124
5.3MTN通道层空闲码块资源124
5.4非以太网类客户信号映射12
第6章MTN的保护技术
6.15G承载网的保护要求130
6.2MTN段层保护131
6.3MTN通道层保护133
6.3.1MTN通道层保护架构以及保护类型133
6.3.2MTN通道层保护倒换消息134
第7章MTN的同步技术
7.1MTN同步技术设计思路141
7.2移动承载网同步需求142
7.3MTN同步架构143
7.4MTN同步技术145
7.4.1物理层频率同步技术145
7.4.21588时间同步技术148
第8章MTN的管理与控制
8.1管控系统设计理念154
8.2管控系统概述155
8.3管控系统接口157
8.4管控系统智能算路158
8.5切片管控160
第9章MTN的设备
9.1MTN设备的功能模型167
9.2MTN设备的业务处理流程170
9.3MTN设备的告警指示172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