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政治隐喻学:认知-话语研究

政治隐喻学:认知-话语研究

  • 字数: 2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俄罗斯)丘季诺夫,(俄罗斯)布达耶夫,(俄罗斯)索洛波娃
  • 出版日期: 2023-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384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0世纪世界有名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提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隐喻现象渐成为语言学界哲学思考的核心话题,政治隐喻研究又是具有鲜明20世纪特色的一个分支。俄罗斯语言学界依托于政治隐喻学这样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推动了语言学的“话语转向”,闸明了隐喻系统在认知科学中的位置、文化环境对隐喻系统的制约、修辞和语言文化渊源对隐喻系统的影响等问题。本著重点介绍了俄罗斯与西方隐喻系统比较研究中具有前景的几个方面,同时还探讨了隐喻认知在文化语境中的位置、政治话语中隐喻比较分析的现代方法论,展现了俄罗斯政治隐喻学中话语转向的特点。
内容简介
20世纪世界有名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提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隐喻现象渐成为语言学界哲学思考的核心话题,政治隐喻研究又是具有鲜明20世纪特色的一个分支。俄罗斯语言学界依托于政治隐喻学这样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推动了语言学的“话语转向”,闸明了隐喻系统在认知科学中的位置、文化环境对隐喻系统的制约、修辞和语言文化渊源对隐喻系统的影响等问题。本著重点介绍了俄罗斯与西方隐喻系统比较研究中具有前景的几个方面,同时还探讨了隐喻认知在文化语境中的位置、政治话语中隐喻比较分析的现代方法论,展现了俄罗斯政治隐喻学中话语转向的特点。
作者简介
作者: (俄)丘季诺夫,曾任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副校长,获“俄罗斯联邦功勋学者”称号和“为祖国服务”二级勋章,现任《政治语言学》杂志主编。出版专著、教材18部,发表论文近400篇。其教材《现代政治语言学》中译本已在我国出版。其在政治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在俄罗斯本国及国外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 (俄)布达耶夫,俄罗斯国立职业师范大学外语、理论与教学法系教授。出版著述200余部(篇),代表作有《比较政治隐喻学》《外国媒体中俄罗斯未来的隐喻形象》《政治交际中的隐喻》等专著和《国外政治语言学》等教材。 (俄)索洛波娃,南乌拉尔国立大学语言与翻译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政治话语。近年两次获得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学术资助,发表《数字化时代政治隐喻的历时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数字化时代政治隐喻的历时研究方法:实践分析经验》等学术论文50余篇。 译者: 杨可,俄语语言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在国内外出版社出版多部专著、译著、教材,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姜超,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话语。参与翻译《俄罗斯海上力量》(海潮出版社)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俄美军事话语隐喻力分析》等论文十余篇。
目录
001中文版序
005第一章 政治隐喻学:传统、现状与前景
006第一节 概念隐喻理论的认知和修辞渊源
014第二节 政治隐喻学:一个有前景的学科方向
022第三节 政治隐喻学的发展阶段(2010-2020)
069第二章 政治隐喻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070第一节 隐喻系统的一般规律与民族特征
080第二节 隐喻系统比较研究方法论
088第三节 作为俄、美媒体叙利亚冲突概念化方式的动物隐喻
099第三章 政治隐喻系统历史变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100第一节 隐喻系统历时研究方法论
131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政治隐喻历时研究方法
149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政论话语中的乌拉尔形象
156第四节 俄、美、英政治话语中以“俄罗斯的未来”为目标域的隐喻历时比较分析
223第五节 建模未来的隐喻:“光明”与“黑暗”场景
238第六节 政治语言预测:隐喻对俄罗斯未来的预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