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感受近红外光谱带来的变化——第20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

感受近红外光谱带来的变化——第20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

  • 字数: 5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 商品条码: 97871224300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本文集综述了近年来全球近红外光谱学的新进展,包括仪器仪表、光谱解释和化学计量学方面的进步,并反映近红外光谱学在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趋势。 2.本文集共收录了35篇文章,这些论文几乎涵盖了NIR光谱的所有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NIR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和前沿。
内容简介
本书综述了近年来全球近红外光谱的新进展,包括仪器仪表、光谱解释和化学计量学等方面的进步,反映了近红外光谱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本书共收录在第20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上发表的35篇论文,这些论文涵盖了近红外光谱所有的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从中可以清晰看到近年来近红外光谱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和前沿。本书可供从事光谱技术、化学计量学、分析仪器、现场快速或在线分析、过程控制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应用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教材。
作者简介
褚小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于1996年获得烟台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并分别于1999年和2004年获得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应用化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室光谱学和化学计量学课题组长。长期从事分子光谱(紫外可见、红外、近红外和拉曼)与石油和石化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和应用。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30多项专利实现了产业化,并撰写了多部著作。 郭龙海,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于2011年在关西学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事可控自由基聚合、功能高分子涂层材料的合成与应用、聚合反应的在线光谱分析和在线检测方法研究。发表了40多篇研究文章和6项专利。 黄跃,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于2012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6年期间,在中国烟草北京研发中心从事食品质量控制工作。2018年起,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光谱分析、高光谱成像和无损检测在食品上的应用研究。发表文章50多篇。担任《食品研究与发展》编委。 袁洪福,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于1994年在石科院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基于光谱的过程分析技术的研发,包括多变量分析方法,仪器仪表和在石化工业、电力、农业、制药、食品和织物领域的应用。发表论文100余篇。现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化学光谱分析领域首席科学宣传专家,国家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1)委员,《光谱与光谱分析学报》编委, 亚洲近红外光谱学会全国代表。
目录
《感受近红外光谱带来的变化:第20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英文》目录参见目录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