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研究

  • 字数: 20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焦成芳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766067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社会流动理论角度研究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历史维度、比较维度出发,研究大学生社会流动的历史变化和时代特点;从现实维度、主体维度出发,梳理大学生社会流动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实践维度出发,多方面提升大学生社会流动能力,研究提升路径,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相关理论解释和研究当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理论研究视角有别于传统的就业研究。按照系统论角度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给出就业问题解决方案,对策研究比较全面系统。适用于高校大学生,为大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借鉴。适用于高校教师教育教学,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相关理论
一 研究对象
(一)高校毕业生范围界定
(二)社会流动含义
(三)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含义
二 社会流动理论
(一)社会流动研究的缘起
(二)现代社会流动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三大流派
三 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
(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三)涂尔干的“分工分层论”
四 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一)社会分层理论
(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分层研究

第二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历史演进
一 第一阶段(1949-1993年)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一)新中国建立至1956年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二)1956-1966年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三)1966-1978年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四)1978-1993年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二 第二阶段(1993-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一)1993-1998年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二)1998-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三 2007年以来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一)2007-2012年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二)2012年以来的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状况

第三章 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现状
一 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全球经济发展乏力
(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深受国际贸易影响
(三)国际关系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 “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呈现新变化
(一)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就业环境:就业出现新常态
(三)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新变化

第四章 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现状分析及其困境
一 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渠道现状分析
(一)拓宽升学成才渠道
……
第五章 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影响因素
第六章 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困境的解决路径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