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河口滩涂底栖微藻斑图格局演化机制及系统韧性研究

黄河口滩涂底栖微藻斑图格局演化机制及系统韧性研究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 作者: 张荷悦,孙涛,周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0108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滩涂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和服务功能发挥受到水位、水沙过程作用下底栖生物响应和适应过程的影响。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滩涂底栖微藻与泥沙分布及水动力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和尺度的反馈作用,形成规则底栖微藻斑图格局并对滩涂系统沉积环境稳定以及初级生产力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黄河口滩涂底栖微藻斑图格局演化机制及系统韧性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河口口门北侧滩涂湿地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野外调查采样及受控试验、室内模拟试验,动力模型构建及系统理论分析等方法开展多重扰动下滩涂底栖微藻斑图格局演化机制、过程模拟及系统韧性研究,重点探究了底栖微藻-物理环境自组织过程与泥螺摄食移动过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耦合底栖微藻-物理环境自组织模型与泥螺空间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黄河口滩涂底栖微藻斑图格局演化模型,从空间尺度上明确环境条件变化下底栖微藻斑图的变化规律,从系统响应层面分析了外界扰动下滩涂底栖微藻斑图的动态变化及韧性适应范围,提出了滩涂底栖微藻斑图系统的失稳阈值及恢复阈值。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物理环境自组织影响下的滩涂地貌过程及系统稳态效应
1.2.2 植食性动物下行控制影响下的系统稳态响应机制
1.2.3 新科学问题和假想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黄河口滩涂底栖微藻斑图自组织与底栖动物移动过程相互作用机制
1.4.2 黄河口滩涂底栖微藻斑图演化模型
1.4.3 外界干扰下滩涂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
1.5 关键科学问题

2 黄河口滩涂湿地格局及主要影响因素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2.1.2 水文及地貌特征
2.1.3 湿地典型生物分布特征
2.2 滩涂生物斑图中底栖生物及关键环境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3 黄河口滩涂底栖微藻-物理环境自组织模型
3.1 滩涂底栖微藻-物理环境自组织模型结构
3.1.1 模型结构
3.1.2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3.1.3 关键参数
3.1.4 模型求解
3.2 滩涂底栖微藻斑图模拟
3.2.1 模型模拟
3.2.2 敏感性分析
3.3 底栖微藻斑图对滩涂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4 黄河口滩涂底栖微藻斑图与底栖动物移动过程相互作用机制
4.1 滩涂底栖动物对底栖微藻斑图的作用机制
4.2 滩涂非均质环境条件下底栖动物的移动规律
4.2.1 滩涂关键环境要素对泥螺个体移动的影响
4.2.2 泥螺种群密度对个体移动的影响

5 黄河口滩涂底栖微藻斑图格局演化模型
5.1 泥螺空间动力学模型
5.1.1 泥螺空间动力学模型结构
5.1.2 底栖微藻斑图中的泥螺空间分布模拟
5.2 底栖微藻斑图格局演化模型
5.2.1 底栖微藻斑图格局演化模型结构
5.2.2 底栖微藻斑图格局演化模拟
5.3 泥螺空间分布对泥螺种群动态的影响分析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