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学谱系论

儒学谱系论

  • 字数: 4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杨泽波
  • 出版日期: 2023-04-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486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0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两千多年儒学发展有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主线是道德践行,辅线是道德存有。前者的主题是人如何成德成善,内部有一个“一源两流”的奇特现象,其中“一源”指孔子,“两流”分别指以孟子、象山、阳明为代表的仁性之流,以及以荀子、伊川、朱子为代表的智性之流。后者的主题是道德之心如何影响天地万物,使其成为存在。 两条线索有一个复杂的互动关系。道德践行之主线决定人成德成善,有了道德的人会以善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从而产生道德存有之辅线;道德存有之辅线形成后,染有道德色彩的天反身又成了道德的形上根据,从而大大加强了道德践行之主线的力量。 儒家生生伦理学在这个谱系中有自己的定位:就主线而言,它不再局限于心学的立场,而是回到了孔子之“—源”,以聚合“两流”;就辅线而言,它不再以天讲人,而是以人讲天,不承认天是形上实体,真正回归于人之一本。合而言之即是:“立三分法聚合两流,行天人倒转终归一本”。
目录
第一章孔子的三分结构及儒家的两条线索
第一节“那个掉下来的苹果”
第二节三分法的最初发现
第三节三分法的最终证成
第四节儒学发展一主一辅两条线索
第五节儒家生生伦理学何以为“生生”
第二章孟子对仁性的重大发展
第一节儒家生生伦理学对良心的解读
第二节仁性与情感
第三节“形上幻相”:从“借天为说"到“认其为真”
第四节否认经验主义,拒斥先验主义
第五节出于孟子而孔子不会讲的四句话
第六节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
第七节孟子达成的只是伦理之善
第八节孔孟心性之学分歧是儒学发展的头等重大事件
第三章沿着智性道路前进的荀子
第一节荀子对孟子的两个批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