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道相通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道相通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本书编写组
  • 出版日期: 2023-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693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权威作者深度阐释“第二个结合”的底层逻辑,创造性回应历史与时代的“大哉问”。
内容简介
《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群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与马克思主义的“道”是如何相通、相融、相成的,我们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国情研究与国家治理等领域知名学者,集体编写本书。 《大道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书提出了文明型政党、新唯物史观、向内求、向下超越、中国式干部等新论述,用富有理论思维的大众化语言,深度解读“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和融通实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新的理论探索,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鄢一龙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 白钢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 何中华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中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 谢茂松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科技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战略专家组成员 王学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国史教研室主任 孔新峰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戴熙宁 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 周展安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
目录
导言 文明的相遇 006
大·道·相·通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五大维度
一 “内求”的理论气质 031
二 世界观的根底:唯物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034
三 高度一致的方法论:辩证法 037
四 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历史发展的根本主体 040
五 国际主义与天下关怀 044
第二章 马儒会通何以可能?
一 崇尚实践的诉求 053
二 “天人合一”的理念 060
三 相似的社会愿景 065
四 强烈的拯救情结 070
大·道·相·融
第三章 革命与传统之间:大道相融的历史辩证法
一 大道相融的历史辩证法 082
二 明末清初思想的“下沉”趋势 088
三 清代思想的新颖性 092
四 20世纪思想的“向下超越” 098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次升华——大道相融百年历程
一 契合、结合与融合:“第二个结合”的实现层次 108
二 从初步结合到“深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次升华 112
三 “深相结合”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次升华 122
四 从“深相结合”到“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三次升华 128
大·道·相·成
第五章 文明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一 问题意识 139
二 何谓文明? 142
三 西方式现代化与西方文明 144
四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 151
五 中国引领世界转型 169
第六章 新唯物史观:历史主体性与历史规律性的统一
一 经典唯物史观 176
二 “向内求”: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主体性的追问 180
三 与天争衡:中华文化内在真精神 185
四 从历史能动性到历史主动性 190
五 主体性的锻造 193
六 新唯物史观 199
第七章 为政以德:中华德性政治传统及其当代呈现
一 中华德性政治传统的历史与理论脉络 209
二 中华德性政治传统的现当代赓续发展 219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