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承与创新 新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70年

传承与创新 新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70年

  • 字数: 2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376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齐学红教授长期坚持田野研究,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与研究展开全景式归拢和分析,概括其特征,直陈其分歧,从各种纷繁杂乱的个案中理出必要线条,品出不一样的学术真味。·本书将田野研究个案与学术理论完美融合在一起,描绘了课堂内外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与确立,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历史与传承,帮助读者透过学校田野研究洞察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成长的奥秘。·本书文后辑录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人类学相关博士学位论文简介与相关硕士学位论文一览,是读者研究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资料。
内容简介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的生成以及人类发展与教育发展的互动性,揭示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行为的内在文化动因与作用机理的新兴学科。教育人类学是由教育学和人类学交叉形成的开放性综合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教育人类学广泛吸收了哲学、人类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而形成其独特的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学科视野。本书即从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思想传统、研究方法以及民族教育研究、民族文化与传承、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学校教育研究六方面绘制了新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70年的恢弘历史,完成了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使命。阅读这本书,一定会给读者带来许多不同的思考。
作者简介
齐学红,女,1965年生,山东邹平人,教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理事长。
目录
第一章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1
一、教育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与思想资源/2
二、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7
三、中国教育人类学的时代命题/25

第二章教育人类学的思想传统/33
一、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33
二、逻辑起点、核心主题与方法论/45
三、研究取向与思维模式/48
四、研究领域与分析框架/52

第三章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58
一、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特质/60
二、人种志、民族志与田野调查/65
三、教育人种志研究法/68
四、田野调查法/74
五、教育民族志/82

第四章民族教育研究/91
一、民族教育研究的发展概况/91
二、民族教育研究议题/96
三、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110
四、民族教育研究的未来走向/125

第五章民族文化与传承/128
一、风俗仪式中的文化传承/129
二、民族体育中的文化传承/137
三、艺术中的文化传承/144
四、文化传承: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149

第六章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学校教育研究/155
一、研究概况/155
二、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教师研究/157
三、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学生研究/165
四、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师生关系研究/174
五、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课程研究/181

示例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人类学相关博士学位论文简介/189
示例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人类学相关硕士学位论文一览/2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