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茑屋经营哲学 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只对员工传授的商业思考和工作心法

茑屋经营哲学 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只对员工传授的商业思考和工作心法

  • 字数: 24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日)增田宗昭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9355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32开全彩裸脊锁线(可接近摊平),内含大量精美图片,360度展示好看书店茑屋如何为生活提案。 茑屋书店是如何创造让顾客怦然心动的生活方式的?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亲授工作心法。 从第一家茑屋书店,到成为一个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大型文化和创意集团,增田宗昭的经营哲学究竟是什么? 在新零售这个领域,日本的茑屋书店,无疑是先行者和范本。从实体书店、图书馆,再到购物中心,茑屋和增田宗昭早已经成为文化行业的实体巨头和标杆。
内容简介
   茑屋书店何以成为“朝圣之地”,它的经营秘诀是什么?一家所在城市仅5万人口的图书馆,全年进馆人数为何能超过100万人次?在实体店举步维艰的今天,卖场如何才能成为“生活方式提案店”,让顾客怦然心动,成为忠实粉丝? 1985年,增田宗昭创立了CCC公司,三十多年来,从实体书店、图书馆,再到购物中心和家电领域,茑屋不仅是在打造一个文化实体,更是在推行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它的创新经营已经成为文化行业乃至新零售的标杆,成为众多经营者和企业的取经之所。

这本书是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的经营哲思录,对茑屋的经营理念、零售哲学、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进行了梳理。在互网流量红利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各大电商在线下市场攻城略地之际,作者的经验,无疑可以带来很多启发。
作者简介
增田宗昭(Masuda Muneaki) 195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枚方市,CCC株式会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日本同志社大学毕业后进入铃屋株式会社,参与了轻井泽Bell Commons等开发项目。离职后,于1983年创立茑屋书店(TSUTAYA)枚方店,1985年成立CCC公司。该公司业务多样,除运营日本全国1400多家茑屋书店(日本规模优选的图书、唱片、电影DVD租赁连锁店)之外,2003年推出跨业种通用积分服务“T积分”,会员人数已达到6000万。2011年,在东京都涩谷区开设了复合型文化空间“代官山T-SITE”,2013年在人口仅5万左右的佐贺县武雄市改造并运营“武雄市图书馆”,大胆地将“代官山T-SITE”的理念引入公共设施。该图书馆开馆13个月,进馆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引起热议。
目录
前言/VII
第一章经营哲学
LOFT的起点/003
少有茑屋书店的铺位开发和书籍筹备/007
理解顾客心情的方法/010
成长的本质/014
第一家茑屋书店的回忆/018
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021
“第二家店必败”和代官山店/023
中期计划的谎言/031
所谓赚钱的工作/034
所谓公司的发展/038
PPT明明是手段之一/040
第二家店失败的原因/043
经营乃对失败的宽容/046
日新月异/048
我在近期销售工作中的思考/050
……
摘要
    第二家店失败的原因 类似第二家店失败这样的倒霉事,我已经目睹了好多次,而且,我自己也经历过。 在枚方的第一家茑屋书店成功获得了大批顾客的支持,随即我们趁势在隔了两站路的香里园开了第二家店。但是,这家店非常失败。 失败后,我们不得不寻找存放第二家店库存、用品的地方,于是找到了江坂的仓库,也就是后来使茑屋事业获得巨大发展的江坂店所在地。 香里园店为何会失败呢? 如今回头去看,可能是因为少有店的成功体验。 人们常说,成功乃失败之母,失败乃成功之母。香里园店的失败,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总而言之,开第一家店时,我们认真地调查市场、调查竞争对手,真正地站在顾客的角度,仔细思考这是不是顾客想去的店,是否有顾客愿意花钱租的商品,顾客走进店铺以后会不会兴奋,是否打造了一个让正式员工、临时员工都能感到快乐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是否有趣,等等。我们几乎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制订了周全的计划。 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地步,是因为我们害怕失败,害怕还不上借款,害怕因失业而崩溃,进而有家庭崩塌的风险。 可是,一旦第一家店取得了成功,每个月有了盈余,我们就会忘记债务的事情,一心只想如何挣到更多的钱。而且随着“这样做的话会这样”之类的成功经验的累积,我们会去寻找能够“这样做”的房产。 也就是说,我们不再以站在顾客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开店,而是想要再打造一种同样的成功模式。 可是,顾客只会去想去的店,不会去不想去的店。地点变了,竞争对手会变,顾客所处的环境也会变。在郊区大获成功的买卖,接近照搬到市中心做,结果却赔得一塌糊涂。这是因为,市中心与郊区是不一样的。市中心能够提供各种让顾客快乐的服务,到处都是竞争对手。可是郊区人少,所提供的服务也少。所以,竞争不激烈的郊区和市中心所需要的店铺、买卖是接近不同的。 不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抑或是不考虑员工对工作的期待感,这样的店铺,既吸引不来顾客,也无法让员工快乐工作。成功的体验,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忽视最基本的问题。所以,第二家店较容易失败。 换言之,就算是第二家店,若能结合少有店的成功经验,尽可能地站在顾客、员工甚至临时工的角度思考问题,打造一个顾客想去,员工渴望在此工作的店铺,那么应该会取得比少有店更大的成功。 我再一次认识到,人是一种难以抵抗诱惑、容易骄傲的生物。所以,对于成功而言,保持谦虚的能力,或许比完美完成工作的能力更为重要。成功以后,人会变得愈发自信,也会愈发听不进去他人的建议,这样是不可能越做越好的。 这就像信仰宗教一样,需要每天进行自我反省。 经营乃对失败的宽容 谁都会失败,因为做的是自己不会的事情。若不做自己不会的事情,人是无法进步的。 企划公司的发展,不应通过营业额、利润的多寡来衡量,应该通过企划公司所拥有人才的企划能力来衡量。 前几天,我又搞砸了一件事情。可是,正是因为这些失败,人们的经验值才会逐渐增高,只要还有机会,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但是,如果因为失败而气馁的话,可能就会抓不住下一次机会。而把失败当作为实现成功而付出的努力,一定是有好处的。 所以说,成功是离不开失败这块垫脚石的,成功的体验也是做不了垫脚石的。 希望失败的人能够充分利用自己失败的经验,积极地迎接下一个机会。在经营方面,考虑到失败的人往往积蓄了更大的力量,所以我更愿意把机会给他们。不过,因为心怀不轨而造成的失败,抑或是疏忽大意而造成的失败是不算在其中的。 此外,企业发展得越大,失败后的损失也会越大。但是为了实现发展,接受挑战又是必不可少的。 挑战,就有可能失败。 回想起来,我自己还真是没少经历失败。有大家知道的失败,也有不为人知的失败。 之所以能在历经多次失败后,依然坚持至今,是因为我始终把这些失败理解为成长的收益。 总而言之,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一直视若珍宝的一句话——经营的本质在于对失败的宽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