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晋系金文集成•韩郑两周卷

晋系金文集成•韩郑两周卷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作者: 汤志彪
  • 出版日期: 202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7763201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36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随着大量商周时期大量的有铭青铜器的出土,在学者们的努力下,金文著录出版物逐年增多,材料极为丰富。其著作体例,基本以器物类型分类编排。这种著作体例有利于对同类器物及其铭文进行考察,但“不利于区域性文字的研究,不利于学者对某区域历史、文化的了解”的也是不争的事实。换言之,“有利于区域性文字的研究,有利于学者对某区域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考察”的金文著录出版物,已成为优选上为学术功底不同、学术背景各异的学者提供方便的客观需要。因此,根据区域或者各系文字对先秦有铭青铜器进行重新搜集、梳理、整合十分必要。 两周金文分域全编(秦、晋、楚、燕、齐鲁、吴越等六系)的选题就是对上述需要的回应。所谓“晋系”,包括晋国以及三家分晋之后的韩赵魏以及跟晋国有着历史渊源或者从属关系的国家或族属。这一区域的文字在构形特点上既不同于其前一时期的文字,也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文字,因此被称为“晋系文字”。《晋系金文集成》就是将这段时间内的晋系所有金文按照时代顺序进行编排,汇聚成册。本集成所收录的材料包括青铜礼器、青铜兵器、车马器和青铜杂器等。晋国分封于公元前11世纪,后经历三家分晋,直到秦朝统一中国为止,历时近千年。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文字的发展和演变都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性,总体呈现出由同变异,又由异趋同的规律。这些青铜器铭文既是文字演变的反映,同时,对历史、文化、制度、社会生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比如,在研究晋系兵器铭文的时候,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关于手工业制造制度方面的内容接近可以跟青铜器铭文互相发明、互相印证。而若着重于某一个单一类型的器物铭文的研究,是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的。再比如,在不同类型的晋系青铜器中,分别有对晋系历史的记载,而这些记载是可以接近整合利用的。若仅仅关注某类器型的铭文,很难看到出晋系历史在青铜器铭文中的全貌。 2.所收晋的传世和出土之青铜器,时间范围自春秋时期到战国末年,涉及河南全境,国别范围包括韩、郑、东周和西周等国,国别清楚准确。《晋系金文集成》有“赵中山卷”“韩郑卷”“魏卫卷”“晋卷”四卷。 3.本卷为韩郑卷,共收录晋系铜器224件,其中韩郑礼器41件,韩郑兵器122件,韩郑杂器4件,共计167件。两周礼器39件,两周兵器4件,两周杂器19件,共计57件。以每件青铜器为基本单元,首列拓片(含少数摹本、照片),左列“释文”“国别”“时间”“铭文字数”“拓片摹本照片来源”“著录”“出土”“原藏”“现藏”等各项。凡一器之“释文”,既有作者心得,亦有他山之见,一改以往“释文隶定混乱、学术观点落后”之面貌;凡某一器之“国别”“时间”,均有甄别廓清,可靠不误。
作者简介
湯志彪 1977年生,广东广州人。1997-2001年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3-2006年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从白于蓝攻读古文字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6-2009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师从冯胜君攻读古文字学,获博士学位,并得到林沄、吴振武等前辈的悉心指导。2009年入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6年入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先后主持的项目有:2010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三晋文字编”(批准号:1036);2011年度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一般项目“龙岗秦简文字通假现象研究”(批准号:11QN032);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晋系文字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3YJC74008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晋系题铭职官整理研究”(批准号:15BZS046);上海市教委科创重大项目《古陶文编》(批准号:2019-01-07-00-05-E00048);2020年度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先秦出土文献与传世古籍史事对比研究”(批准号:2056)。
目录
全三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