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社会视角分析

  • 字数: 2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作者: 陈咏江
  • 出版日期: 2023-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25168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台湾宪制性规定的变化。
内容简介
台湾地区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确保台湾的繁荣稳定,需要深刻认识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及其变迁背后的深层原因。目前两岸及国外的学者对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相当丰硕,但通过本文的梳理发现,现有解释并不充分,除了强调外力因素、政治因素外,基于社会视角的分析偏重于经济变量,对社会变量的研究不充分,对转型动力来源、维持机制的探讨不足。鉴此,本书在确立解释框架的基础上,阐释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变迁转型的社会条件,在托克维尔、涂尔干、诺斯、帕特南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解释框架,结合台湾地区实际阐释了宪制性规定变迁转型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即:首先是工业化、城市化基础之上的多元化开启转型,促进社会的再组织化;接着是多元主体的不同诉求导入到理性化的途径里来,公共领域开始制度化发展,持续推进转型;最后是宗教、民情及社会资本的引领,促进公共精神的提升,维持巩固转型。可见,社会变迁深刻影响了政治法律制度的演进,应坚持从社会视角出发,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作者简介
陈咏江,四川巴中人,1984年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两岸关系、涉台法律、政党政治与社会转型等,参加多个国家重大专项及部委委托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数百篇。
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1
二、研究文献述评17
三、结构安排与思路37
第一章宪制性规定变迁的理论基础43
第一节托克维尔关于民情的理论44
第二节涂尔干的有机团结理论48
第三节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53
第四节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59
小结63
第二章台湾地区社会的再组织化65
第一节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社会影响65
第二节工商团体的组织化84
第三节新兴工商团体的合法化93
第四节社会的再组织化101
小结113
第三章台湾地区公共领域的形成115
第一节公共性的形成115
第二节体制的变迁134
第三节参与机制的形成144
小结153
第四章台湾地区公共精神的再提升155
第一节宗教的促进156
第二节民情的稳定166
第三节社会资本的良性发展175
小结185
结语——回到社会看问题189
参考文献191
后记2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