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风险分担及化解效应研究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风险分担及化解效应研究

  • 字数: 19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王培石
  • 出版日期: 2023-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20187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PPP模式的运作方式和合作机制入手,创新建立不同类型合作模式下的现金流计量法用于评估PPP项目支出;利用计算所得开展实证分析,初步探究PPP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PPP项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重新归纳,选取可分担但难以有效控制的风险作为分析变量进行评估,并对实践中的风险分担策略评价。本书提出PPP对财政支出的代替效应理论,对PPP支出与地方政府债务两者之间的传导关系进行验证,进一步分析PPP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对化解作用。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3
1.2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5
1.3研究方法7
第2章文献综述9
2.1PPP项目的风险9
2.1.1PPP项目的风险识别9
2.1.2PPP项目的风险评估12
2.1.3PPP项目的风险控制与分担14
2.2PPP模式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18
2.2.1地方政府债务18
2.2.2PPP模式与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22
2.2.3PPP模式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及或有债务24
2.3文献评述26
第3章PPP及其风险的理论分析28
3.1PPP的性质与特征28
3.1.1PPP的界定28
3.1.2PPP的本质特征31
3.1.3PPP模式的优点34
3.1.4PPP的参与主体36
3.1.5PPP的主要应用范围40
3.1.6我国PPP的发展现状43
3.2PPP的理论基础46
3.2.1新公共管理理论46
3.2.2公共品理论48
3.2.3产权理论49
3.3PPP的风险分担与化解50
3.4小结52
第4章PPP风险评估的前置分析:项目的现金流与地方政府支出53
4.1引言53
4.2PPP的物有所值评价法53
4.2.1物有所值评价法的原理与内容53
4.2.2物有所值评价法的不足55
4.3PPP的现金流计量法57
4.3.1现金流计量法的原理与优势57
4.3.2现金流计量法的项目模式分类60
4.3.3PPP项目现金流计量法62
4.3.4传统政府采购模式现金流计量法67
4.4PPP模式与传统政府采购模式的公共部门支出对比70
4.4.1不考虑折现的情景分析70
4.4.2考虑折现的情景分析74
4.4.3支出形态77
4.5PPP模式对地方政府支出的影响81
4.5.1基本设定与分析81
4.5.2数据描述与研究方法83
4.5.3实证分析86
4.5.4稳健性检验89
4.6小结90
第5章PPP项目微观风险的评估与分担92
5.1引言92
5.2PPP项目微观风险的识别92
5.2.1PPP项目风险中的宏观因素风险93
5.2.2PPP项目风险中的微观因素风险95
5.3PPP项目微观风险的评估99
5.3.1PPP项目微观风险的评估方法100
5.3.2PPP项目微观风险的实证分析106
5.4PPP项目微观风险的分担109
5.4.1PPP项目微观风险的分担及其博弈109
5.4.2实践中PPP项目微观风险的分担策略115
5.4.3实践中PPP项目微观风险分担效果的评估方法117
5.4.4数值模拟119
5.5小结129
第6章PPP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与化解130
6.1引言130
6.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130
6.2.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分类与规模130
6.2.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与风险132
6.3PPP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136
6.3.1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方式的不足与PPP的优势136
6.3.2PPP与地方政府支出责任139
6.3.3PPP与地方政府债务的替代关系140
6.3.4PPP对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对作用143
6.4PPP对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相对作用的评估147
6.4.1PPP相对降低负债率的数值估计147
6.4.2PPP相对降低外源融资需求的实证分析151
6.5小结157
第7章结论与建议159
7.1主要结论159
7.2政策建议161
7.2.1完善PPP项目管理与微观风险管理161
7.2.2发挥PPP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作用163
参考文献164
后记17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