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现代文学新讲
字数: 74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商品条码: 978752251731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824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
¥12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 你不一定要上中文系,但懂一点“文学史”,可以为你的一生打底子—— 好的文学史,不仅洞见文学,而且也在回应社会问题。《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学史”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资深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这一本《新讲》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岁写于养老院,也是钱理群文学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 ★ “国民级文学经典”,钱理群原声朗读,有情,有人,有声—— 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曹禺、萧红、汪曾祺、丁玲……钱理群节选其中的经典篇目,倾情朗读,饱含对世界、对生命理解的声音穿透经典文学,让这本文学史成为“有情”“有人”的“有声文学史”。这是钱老仅此一家的系统化的有声演绎,扫码可听,还有钱老对文学与社会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 理解现代中国的一条通路,为你走进“20世纪中国文学”,多掌握一套知识参照系—— 这是一位耄耋老人与时代、与青年对话的热望。《新讲》以“陪伴式”的阅读,一篇一篇展开“文本细读”,图文并茂,配有原汁原味“摩登复古”的作品原典图、时间手迹本、文学家族树、现代作家照片墙,以及每位作家的文学大事记。一本《新讲》,深入浅出,大部头,小单元,有助于忙碌的文学爱好者,在时间夹缝里完成专业级别的阅读。文学经典永不落幕,唯有你的阅读,可以把经典“点燃”。 ★ 首印限量签章版,赠送特典周边“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地图 +“走近钱理群”文学别册—— 45位现代文学名家+60多篇名作,一张精制文学地图,一览现代文学长河的璀璨群星、文学脉络、思潮变革……文学别册收录“十三邀”访谈节录+名家文评+钱理群珍贵老照片,多角度理解这位80年代以来极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的治学生涯与思想。
内容简介
打开现代中国的一种方式,是打开现代文学。 作为“钱理群现代文学课”系列,这一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实质上就是一部“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它以“现代文学三十年”发展脉络为基本框架,精选 45 位作家、60多篇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回到文学阅读、文学教育与文学史研究的起点与原点,回归文学本身——无论“新编”还是“新讲”,“新”就新在“以作家、作品为中心”。 一个基本事实:文学史的大厦,主要是靠作家,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支撑的;而作家的主要价值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文本。离开了作家、作品这两个基本要素,就谈不上文学史。 从1910年代《新青年》杂志诞生,现代文学三十年,历经启蒙、建构、纵深发展,薪火不息,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也有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冯至、萧红、张爱玲、艾青、赵树理、丁玲、钱锺书、废名、穆旦、汪曾祺……整个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是现代作家作为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向作出内心反应和审美反应的历史。 研究问题,输入学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学史”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资深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这一本《新讲》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岁写于养老院,也是钱理群文学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他说,依然只具有“有缺憾的价值”。他还说,教育没有文学,人的生命中没有文学,就失了“魂”,会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
作者简介
钱理群,1939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有名人文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研究,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 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1948:天地玄黄》《与鲁迅相遇》等。80年代他牵头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至今仍有难以取代的生命力。 他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与社会的持续关注,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的批评,特别是对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深度考察,在学界与读者中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前言
1917-1927第一编思想启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第一章理论的倡导
第一节胡适:开启文学语言的变革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将现代文学语言的创造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语言构建相联结
第二节周作人:倡导文学思想革命
《人的文学》——“人的文学”“个人本位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目标的确立
第三节鲁迅:“文学革命”实绩的创造者与开拓者
《无声的中国》——历史性的要求:“说现代中国人的,自己的,真心的话”
第二章开创期的文体、语言试验
第一节现代小说:形式的创造
鲁迅:起点即成熟,开创中国和东方现代小说的全新范式
《狂人日记》——“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以及鲁迅的自省
《孔乙己》——“看-被看”模式的复杂、深厚与表达的从容
《在酒楼上》——“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从“小说”看鲁迅其“人”,体会鲁迅小说的“复调性”
郁达夫:“自叙体现代抒情小说”的,语言“西化”中的“古典味”
《春风沉醉的晚上》——“同是天涯沦落人”模式的现代版
叶圣陶:现代小说体式和文学语言的规范化
《晨》——西方“横截面”小说理论的借鉴
第二节现代新诗:外来形式如何在中国扎根
郭沫若:“新的诗歌体制”的建立者
《天狗》——形式的解放,“自由诗体”的创造
《地球!我的母亲!》——新诗的“落地”:“天地合一,天人合一”
闻一多:新诗的规范化,“格律诗”的试验
《发现》——闻一多式的沉郁:将奔放的情感控制于严谨的形式中
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雪花的快乐》——“人-自然-时代-诗”的精灵融为一体
第三节现代散文:在继承与突破传统中构建现代汉语新范式
周作人:在散文中找到自己,开创“爱智者的散文体”
《苦雨》——周作人散文的基本意象
《苍蝇》——“人情”与“物理”的融合,周作人那一代人的“童心”
朱自清: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提供现代汉语范本
《背影》——“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间的张力
冰心:“五四”最有影响的女作家,20世纪80年代“爱的文学”“美的文学”的归来
《山中杂记》(节选)——童心与审美之心
《往事(一)》(节选)——“海化的诗人”,“母爱”的哲学
鲁迅:“为自己写的”散文里的个体生命与个人话语的存在
《无常》——鲁迅的生命和文学与死亡体验、民间记忆的联系
《影的告别》——“有-无-有”的生命转换,语言的决绝与缠绕
《颓败线的颤动》——鲁迅的生存、言说困境和他的“语言冒险”:现代文学、现代音乐、现代美术融为一体的创造的独一无二性
第四节现代话剧:西方戏剧形式中国化的最初实验
田汉:“诗人写剧”,语言追求中的唯美主义
《古潭的声音》——神秘的象征戏剧,启蒙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五四”女性文学的独特样式
丁西林:喜剧、独幕剧艺术的实验
《酒后》——发掘日常生活里的喜剧因素,创造新颖的喜剧结构
1928-1937.6第二编社会大变动时代现代文学范式的建构
第三章现代都市文学、现代乡土文学三大家
第一节茅盾:现代中国都市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开拓者
《子夜》(节选)——“进入20世纪30年代上海都市生活”
第二节老舍:“中国市民阶层最重要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断魂枪》——老舍文学的“京味”,俗白中见精致美的语言特色
第三节沈从文:一个乡下人和两个都市的相遇与相撞,由此产生的现代中国乡土小说
《边城》(节选)——乡土书写里的“沈从文的寂寞”
第四章现代都市文学的文体新实验
第一节穆时英等:新感觉派小说,西方现代主义的引入,新市民文学的先锋性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现代派小说里的“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节戴望舒:现代派诗歌,“显、隐适度”与“由重诗形到重意象”的美学转折
《寻梦者》——诗外之意与外在形式
《乐园鸟》——现代人的“天问”与“自问”
第三节曹禺:现代剧场艺术的诞生,中国话剧史的很好及其超前性和内在的孤独
《日出》(节选)——欣赏其艺术,思考其命运
第四节鲁迅:“杂文”,终于找到的属于革命时代和自我生命的文体
《推》——鲁迅杂文的思维与笔法
《现代史》——荒谬联想,鲁迅“毒笔”之妙与深
第五节夏衍等:报告文学,左翼文学的文体
《包身工》(节选)——“中国现代都市文明病”的文学书写
1937.7-1949.9第三编民族解放战争年代现代文学的纵深发展
第五章不同战区、文学空间里的六大家
第一节重庆:巴金——战争中对“家庭、家族”的重新指认
《寒夜》(节选)——战争中巴金这一代人既绝望,又心怀新梦想的精神世界
第二节昆明:冯至——生命的沉思:追寻大自然与日常生活中的永恒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自我生命怎样融入大自然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如何发现身边事物的美,不断获得新生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诗与思”,文学里的生命哲学
《伍子胥》(节选)——冯至式的“战争文本”
第三节香港:萧红——东北大地女儿的童心世界
《呼兰河传》(节选)——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回忆体”小说新样式
第四节上海:张爱玲——一个苍凉的手势,凡人世俗人生的审美观照
《倾城之恋》(存目)——生命和文学与现代都市的真正融合,“文明废墟”上的虚无感和“想抓住什么”的刹那追求
第五节重庆-延安:艾青——根深植在“土地”上的诗人,面对“太阳”歌唱的“吹号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式的忧郁,“自由诗体”的倡导,灰黄与金红的基本色调
第六节山西:赵树理——“农民中的圣人”,“农民书写”的与丰厚
《李有才板话》(节选)——赵树理式的“问题小说”和“评书体现代小说”
第六章战争文学的多元探索
第一节民族与阶级本位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战争文学
丘东平:“作家-士兵”的合一
《第七连》(节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战争文学叙述的内在张力
邵子南:“英雄的成长”
《地雷阵》(节选)——“新儿女英雄传”
第二节流亡者文学:个体本位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又反思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战争文学
路翎:永远的“流亡者”
《财主底儿女们》(节选)——揭示“精神奴役创伤”,反抗“语言奴役创伤”:路翎式的“现代心理历史小说”
师陀:跋涉者的漂泊之旅
《果园城》——写“不是小说的小说”,创“小城文学”新体式
第三节日常生活的美学发现与展示:凡人的反(非)英雄主义、反(非)浪漫主义的战争文学
文载道:“欲说还休的无言之恸”
《关于风土人情》——“忧患时的闲适,寂寞的不寂寞之感”
南星:“径直到诗境中去生活”
《来客》——从容、安宁、亲近背后的悲凉
第七章现代文学发展的新趋向
第一节五四新文学走向边远地区和底层民间社会
李季:将民间爱情叙事纳入革命叙事
《王贵与李香香》(节选)——民间抒情诗体向现代叙事诗的转化,“现代新诗的民歌化”
第二节雅、俗对立趋于消解与相互融合
张恨水:将个体生命融入国家、民族、社会、民众之中
《八十一梦》(节选)——荒唐中的真实,虚构梦里的真梦
第三节作家与文学的皈依,“新小说”的诞生
丁玲:“怎么也离不开这块土地”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模式互渗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第八章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第一节张天翼:坚守文学的批判功能,创造集现实性、超越性于一身的典型形象
《华威先生》——“笑”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节沙汀:四川文化中深沉的喜剧感与诗意
《在其香居茶馆里》——四川茶馆文化,乡绅社会,人情世故,方言妙语
第三节钱锺书:西化知识分子的自嘲、自省,悖论式的机智与反讽
《围城》(存目)——“傻话”与“痴话”:“以喜剧方式‘讲述’,以悲剧方式‘思考’”
第四节孙犁:战争中的女人是足以对抗丑的很好的“美的很好”
《嘱咐》(节选)——像追求真理一样追求语言的美
第五节端木蕻良:粗犷与温馨两种对立美学因素的对衬与交织
《初吻》——“回溯性叙事中的儿童视角”
第六节骆宾基:从战场到大山的还乡之路
《乡亲——康天刚》——“女人-儿童-马和狗-深谷”:战乱中追寻生命之根
第七节无名氏:通俗、先锋两栖作家
《塔里的女人》(节选)——将生命意识吹进爱情故事躯壳,人性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八节李拓之:自觉追求繁复、华丽、堆砌、雕琢与妖艳、怪异的美
《文身》——生命力的诞生与女性的命运
第九节废名:现代堂吉诃德的归来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议论体的小说新模式,古典化的语言试验
第十节穆旦:战争废墟上的中国现代哈姆雷特
《诗八首》——中国式的现代主义诗歌:直面现实、人生、自我的矛盾,现实、象征、玄学的结合,抽象化抒情
第十一节汪曾祺:穿越时空,从40年代走到80年代
《异秉》——“一种思索方式,情感方式”:对小人物的可笑的悲悯,写实与象征的圆融
权当“结束语”: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的思考
后记
附录一延伸阅读书目
附录二百年来的中国新文学史(举要)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