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作为文化的标识 哈尼梯田景观符号研究

作为文化的标识 哈尼梯田景观符号研究

  • 字数: 3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郑佳佳
  • 出版日期: 2023-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27063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哈尼梯田因生活在此的各族人民“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得以塑造。人的实践活动及社会发展使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地景观不断变化。景观变化过程也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程,景观不断变化的特性决定了认识与呈现景观的困难。景观标识是引导人们认识、理解与欣赏景观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指示性符号,是纽结着地方与世界、传统与现代、行动与表征的符号系统。景观标识的设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新形式的文化书写行为。敞开入的生活世界的语言正因为人不断反思常识、追求知识、积累智慧、探索真理等深层次发展诉求而更多地传播智慧。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作为景观的哈尼梯田景观标识
第一节 景观标识及其分类
第二节 公共标识景观
第三节 旅游标识景观
第四节 程式化表现的展演景观
第五节 片段式呈现的生活景观
小结

第二章 景观标识设立的认知与实践
第一节 信息传递的认知
第二节 文化信息的加工
第三节 形式对内容的僭越
小结

第三章 景观标识的阅读与理解
第一节 表层的引导与内涵的缺位
第二节 导致误解的视觉陷阱
第三节 通往文化理解的尝试
小结

第四章 景观标识对村落的影响
第一节 景观标识的进入与传统村落的显现
第二节 内部信息的外部化表述张力
第三节 他者的进入与时空格局的改写
小结

第五章 梯田世界的变化与知识传播的创新
第一节 梯田知识生产的延时性
第二节 梯田信息传递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 梯田知识传播的创新原则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