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的历史之路 基于社会和经济的阐释

中国的历史之路 基于社会和经济的阐释

  • 字数: 2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伊懋可
  • 出版日期: 2023-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82331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伊懋可在《中国之路》(或译《中国过去的模式》,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1973)一书中提出了“高水平平衡陷阱”理论,用以解释为何中国没有像西方一样发生工业革命。他认为在前现代社会(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中国拥有优选的现代制度,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制度以及私有产权等等,由此导致较快的技术发明和传播。但是由于中国人受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非常迅速。人口膨胀的结果是人均耕地的下降,这导致经济中的剩余越来越少,当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多的剩余来购买新技术。另外,人口多耕地少还导致劳动力价格越来越低,从而对新技术的需求也会降低。伊懋可的理论是解释“李约瑟难题”的一种代表性理论。
作者简介
伊懋可(Mark Elvin,1938— ),剑桥大学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当代有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文化史、环境史。代表作有:《中国之路》(《中国过去的模式》)、
目录
图表目录
上编 世界上优选最持久的国家的形成
第一章 帝国及其幅员
第二章 早期中华帝国
第三章 公元3世纪的危机
第四章 中国北方的民族融合
第五章 中期中华帝国
第六章 非封建的庄园制
第七章 铁、与蒙古人
第八章 明朝的后勤优势
中编 中世纪经济革命
第九章 农业革命
第十章 水运革命
第十一章 货币与信用革命
第十二章 市场结构革命与城市化
第十三章 科学与技术革命
下编 没有技术变化的经济发展
第十四章 14世纪的转折
第十五章 佃仆制的消亡
第十六章 农村市场与农村工业
第十七章 量的增长与质的停滞
第十八章 结论
译校参考文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