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和分歧(1904-1949)

指纹证据技术的引入、发展和分歧(1904-1949)

  • 字数: 22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胡裕岭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70587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学法律的人可以不懂些证据技术吗?社会的变革离不开科学技术革命,法律的发展亦如此。当下的国际竞争也再次告诉我们,谁掌握了核心基础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更多的经济贸易和法律规则的话语权。本书聚焦1904年至1949年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历程和本土化发展,尝试还原近代指纹证据技术在中国发展的真实面貌,填补部分历史空白。指纹证据技术在疑犯识别和案件侦查中如何发挥其重要价值?我们为什么要引入这门证据技术,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碰到了哪些问题?本书从科学与法律的碰撞与融合的角度,跨越多学科知识界限,回答了这些问题,考证了近代指纹证据技术的发展历史,阐述了科学与法律的关系。本书不仅丰富了近代法律的研究、增进了对证据技术的理解,而且可为当下司法改革挖掘本土资源,提供些许镜鉴。
目录
第一章科学与法律的对话:为什么研究指纹证据技术?
一、学法政的人可以不懂证据技术吗?
二、指纹证据技术的特殊意义
三、当下对近代指纹证据技术的本土化研究稀缺
四、指纹证据技术研究存在漏误且有深入研究意义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手印与刑讯:为何要引入指纹证据技术?
第一节中华文明或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
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纹印痕的国家之一
二、中华文明最早将手印纳入证据体系
三、中国古代手印证据应用的特征与局限
第二节指纹证据技术的科学发展起源于西方
一、指纹证据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二、指纹证据技术的诞生与应用
第三节拷讯的废除
一、讯问与拷讯
二、拷讯的技术与方法——以清代为例
三、拷讯技术的存废之争
四、拷讯的替代技术——催眠术
第四节西方指纹证据技术的传入与实践
一、近代报刊的报道
二、租界等地的实践
第三章共识:为何能引入指纹证据技术?
第一节指纹证据技术引入的文化解释
一、西法中源
二、中体西用
三、博采西学
第二节指纹证据技术引入的制度准备
一、警察制度建立
二、检察官侦查权的创设
三、刑事证据制度的法律探索
第三节指纹证据技术传播的教育基础
一、留学制度
二、警察学校与司法传习所
三、翻译学术著作、创办警务杂志
第四章发展:指纹证据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考据
第一节指纹证据技术的传播途径
一、发明者亲授
二、官方办学
三、遣员学租界
四、派遣留学生
五、国内与国际交流
六、个人研究传播
第二节指纹证据技术的实践情况
一、司法行政部门
二、警察部门
三、刑事案例考察
四、指纹证据技术实践的问题
第五章分歧:哪种指纹证据技术适合中国国情?
第一节争议基础——各地实践差异
一、标准不同,实践受阻
二、各地实践情况统计
第二节争议焦点——技术标准之差
一、亨利制指纹分析法
二、武塞蒂赫制指纹分析法
三、汉堡式指纹分析法
四、爱蒙培尔制指纹分析法
五、中华式指纹分析法
六、几种分析方法的评述
第三节争议背后——学说派系之争
一、师承关系与学源背景
二、人事关系
三、著说情况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