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家事程序法研究

家事程序法研究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江晨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764049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在治理的视野下分析家事程序。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出发,论证了家事司法程序在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之“综合治理”中的功能和地位,纠正了实践中混同甚至弱化家事纠纷解决中国家司法程序核心价值的误区。2.强调民事司法中的“家事”要素。提出了家事程序法作为民事诉讼法特别法而存在的本位观,家事程序法应在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脉络下进行修正性的理论构建。3.重视家事程序中的“中国”要素。在国内目前学术成果中,首次对我国历史上家事诉讼程序的立法和司法的变迁进行研究和价值剖析,弥补了仅横向国别比较研究的局限性,丰富了家事程序比较分析的维度。4.对家事程序进行展望性研究。本研究不仅关照历史和现状,也关注社会结构变迁和技术发展对家事程序带来的挑战,提出并论证了“离婚后家庭”在程序法上的意义、家事诉讼“社会化”的秩序框架、国家亲权的有限性和补充性等命题,避免家事程序理论和立法面对社会急遽变化时的盲目和滞后。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家事程序作为民事诉讼法研究对象的意义
第一节治理视域下的家事纠纷解决机制及其逻辑
一、家事纠纷和纠纷解决机制
二、治理现代化的新视城
三、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家事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逻辑
第二节家庭作为法律的对象范畴
一、家庭领域个人主义的失范
二、家庭重新进入法律调整的视野
第三节家事程序在民事诉论,地
第四节离婚后家庭的程序法意义
第二章家事程序法在中国的源起和变迁
第一节民国初期家事(人事)诉讼立法的社会背景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