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预测:我们如何科学地洞察未来

技术预测:我们如何科学地洞察未来

  • 字数: 38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袁立科
  • 出版日期: 2023-03-01
  • 商品条码: 9787030751447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经过多轮的技术预测实践,充分借鉴各国政府在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经验,推行与之对应的基础性探索预测和国家战略性技术预测。根据当前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需求,已经基本形成国家、部门、区域和企业多层次的技术预测体系,形成"愿景需求、评价、预测、选择、路线图"并贯穿始终的监测预警在内的技术预测流程机制,匹配符合内在逻辑的方法体系,为国家和地方形成新的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判断提供依据,有效支撑了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和战略计划实施。本书将分别从技术预测的架构、流程、方法体系等不同视角系统性地阐释中国情境下的国家技术预测机制。中国的现实,具有研究技术预测的必要性,又为技术预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目录
目录
序  ⅰ
前言  ⅲ
为什么要进行技术预测?
第一章  呼唤科学的预测  3
第一节  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  3
第二节  治理视角下的研判  4
第三节  作为科研反思的技术预测  8
第二章  从预测到集成政策策略  13
第一节  历史上的技术预测  13
第二节  理论发展代际演进  18
第三节  新一代技术预测  20
第三章  预测的范围界定  26
第一节  预测的目的  27
第二节  预测活动的界定因素  29
第三节  沟通是预测活动的关键  36
第四章  走向系统性预测  38
第一节  技术预测在中国  38
第二节  多层次、多维度的预测体系  42
第三节  系统性预测的中国实践  4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
第五章  愿景需求分析  59
第一节  愿景是共同致力于创造的未来  59
第二节  需求成为关注的重点  63
第三节  愿景需求分析是预测的起点  65
第六章  愿景需求分析流程及方法  73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共享的愿景  73
第二节  分析的关键焦点  76
第三节  有效愿景的构建  78
第七章  未来发展蓝图的全球扫描  82
第一节  地平线扫描  82
第二节  被动扫描和主动扫描  88
第三节  遵循的设计原则  90
第八章  扫描之后的检视与对照  95
第一节  专家会议信息检视  95
第二节  未来轮获取需求  102
第三节  交叉影响法  105
我们有什么样的技术?
第九章  技术竞争评价  111
第一节  技术评估的预警功能  111
第二节  创新体系视角下的评价与预测  113
第三节  竞争评价是预测的重要环节  116
第十章  技术评价流程及方法体系  121
第一节  竞争评价对象  121
第二节  评价的流程  125
第三节  适宜的评价方法  127
第十一章  技术水平的客观性评价  130
第一节  专利文献计量的适宜性  130
第二节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133
第三节  态势和位势文献计量评价  135
第十二章  技术水平的主观性评价  140
第一节  确立核心的评价要素  140
第二节  设立标杆基准  142
第三节  寻找合适的“小同行”  143
如何评估这些技术?
第十三章  技术预测调查  149
第一节  预测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共识  149
第二节  调查收敛专家意见  152
第三节  德尔菲法成为主要预测方法  155
第十四章  调查技术清单的凝练  160
第一节  关键技术清单来源  160
第二节  预测调查问卷设计  162
第三节  预测专家组成  165
第十五章  德尔菲调查收敛专家意见  170
第一节  促进群体沟通的调查技术  170
第二节  准确度与可靠性  176
第三节  数据处理方法  179
第十六章  群体有效沟通是主要目标  181
第一节  共识不是专享目标  181
第二节  主观标准和描述性统计  183
第三节  共识测量的推断统计  187
如何选择这些技术?
第十七章  关键技术选择  195
第一节  从预测到选择  195
第二节  国家关键技术选择  197
第三节  主要国家的关键技术选择  205
第十八章  关键技术选择的流程及方法  210
第一节  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10
第二节  组织形式和选择程序  212
第三节  适宜的选择方法  219
第十九章  技术选择韧性与组合平衡  221
第一节  要素指标的确立  221
第二节  情境韧性和组合平衡  223
第三节  排定技术优先序  230
第二十章  层次分析与关键技术论证  234
第一节  层次分析应对复杂决策  234
第二节  矩阵方法确认关键技术  240
第三节  关键技术的论证  244
走什么样的技术发展路径?
第二十一章  技术发展路线图  249
第一节  路线图成为主流方法  250
第二节  路线图作用机理  253
第三节  路径选择的主要国家经验  255
第二十二章  技术路线图的流程及方法  259
第一节  路线图的不同视角  259
第二节  路线图的制定过程  262
第三节  关键环节以及方法组合  265
第二十三章  国家路线图的制定与实施  272
第一节  路线图的中国实践  272
第二节  科技发展规划中的路线图应用  276
第三节  三个层面的技术路线图  277
第二十四章  情景驱动下的路线图制定  287
第一节  情景规划长远未来  287
第二节  路线图规划情景驱动  291
第三节  路线图的兼容工具  295
参考文献  300
后记  33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