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立言明道——战国士人的语言观念与思想表达

立言明道——战国士人的语言观念与思想表达

  • 字数: 26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书刚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07768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战国士人的语言观念与思想表达为主要研究对象。这并不意味着本书将严格拘守在这一时间界限内,在具体的论述中,不免会上溯至春秋、西周,下延及秦汉。以“温故知新”自命的孔子处于时世交替之际,对战国学术文化实有创辟之功,自然需要花费较大的篇幅对其思想和活动进行分析。同样,秦及西汉作为战国社会演化和思想嬗变的终局,其国家形制、政治形态及思想形势、文学格局等,都可为反观战国提供便宜的角度。总之,战国时代是本书关注的核心时段,但并非全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言以为事:政治世界中的语言表达
第一节 “言以为事”与“文以行礼”
第二节 “言以为事”与战国纵横家言
第二章 立言明道:春秋战国之际的学术转关
第一节 离事言理的滥觞:春秋时期的贤人议礼
第二节 孔子的文教事业与“言以明道”的确立
第三章 不治而议论:战国学士的社会处境
第一节 策士与学士:政治领域与思想世界的分立
第二节 仕进与退隐:学士的出处之道
第三节 礼贤养客:列同对学士的安置
第四章 儒者之志:经典之学与儒家著述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儒者之志与经典之学
第二节 儒者著述意识与经典制作本事
第五章 以治为务:思想表达的政治意涵
第一节 作为政治行为的思想表达
第二节 道与国家:思想表达与政制建设
第三节 礼制与劝学:荀子沟通学、仕的尝试
第六章 明道之言:思想表达的文体形式
第一节 思想世界中的对话
第二节 书写与论说文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山东大学中文专刊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