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垃圾是什么 生活垃圾的文化认知与多元共治

垃圾是什么 生活垃圾的文化认知与多元共治

  • 字数: 26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曹锐
  • 出版日期: 2023-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0910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讨论“垃圾是什么”和“垃圾怎么办”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部分从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讨论垃圾的物质性和文化性及其本质问题。从“垃圾”自身入手,描述了垃圾的物质性、人类对垃圾的认知和实践三者的变迁过程,揭示垃圾-认知-实践三者的互构和协同关系,进而借助人类学、生态学、符号学等理论对垃圾的“本质”进行探讨。第二部分从人类学和管理学等视角讨论人与垃圾互动关系的发展问题。在垃圾本质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了垃圾问题的表现、形成、以及本质,以及明确了垃圾治理在经济、制度、技术方面的困难,最后提出垃圾多元共治的制度策略,同时对未来科技革新助力垃圾治理的展望,进而从“垃圾的消亡”深入探讨垃圾治理问题背后关于如何构建人类对垃圾、社会、生态的主客观互构理念的文化性和学术性问题。
作者简介
曹锐,男,1986年出于云南昆明,本科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于瑞典达拉纳大学,2017年获得贵州大学生态民族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人类学、生态人类学和环境文化学研究。2009年在瑞典留学,主要关注瑞典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撰写了硕士毕业论文《A Film Ethnographic Study of Practice, Motivations and Attitudes among Households Waste Recycling in Falun, Sweden》。同时,独立制作了一部民族志纪录片《无处不在》,该影片荣获“生命·生存·生活——走进科学”2010年科技DV影像大赛组委会特别奖。博士期间继续从事垃圾的文化及社会管理研究,撰写完成了毕业论文《文化认知与多元共治:生活垃圾的生态治理研究》。主持过云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课题,并在Natur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Technology、《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什么是垃圾
何谓“垃圾”
古今之义
汉字世界的“垃圾”
英文世界的“垃圾”
“垃圾”的古今义变
名称的变迁
另类的表达
无用之辩
进化的垃圾
垃圾的诞生
人类的伴生物
垃圾的雏形
生活废弃物
垃圾的蜕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