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媒介的数字口语化研究

新媒介的数字口语化研究

  • 字数: 16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翟羽佳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262222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野 2.把古老的口语传播和当下的网络口语传播进行了统一的研究
内容简介
口语深深地贴近活生生的世界,新媒介的数字口语化正是对人性、对话、社群、剧情的回归。新的媒介变革把人的意识提高到次生口语文化的新时代,新媒介的数字口语化过程可以看作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媒介人性论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是对后人类形势下文艺生产内容的考察。
本书运用与“新媒介数字口语化”现象相关的文艺学、传播学、语言学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对“数字化生存”语境中的紧要问题进行创新性阐释,为跨学科的综合性文化研究提供了有效例证。
本书分别从媒介环境学、文学意识形态的视角研究了新媒介数字口语化的起始,以口头诗学与应用语言学等为背景对新媒介数字口语化进行了新的理论阐释,从数字媒介与意识形态互动的新表现中考察了数字媒介传播的意识形态性,并总结了新特质。同时,本书还从学理建构、内在规律、实践问题等方面丰富了新媒介语言研究的内涵,拓延了媒介文艺学的逻辑范畴和研究范式。
作者简介
翟羽佳,汉族,女,1989年3月生,山东淄博人,硕博毕业于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导,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曾荣获淄博市社科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二等奖,山东理工大学第十届“我爱我师”称号等。主持山东省社科青年项目一项,山东省重大项目一项,在《光明日报》、《山东社会科学》发表多篇文章。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辨析及话语应用现状分析//26
第一节 新媒介、数字媒介、媒介与媒体//27
第二节 “原生口语”与“次生口语”//43
第三节 “次生口语”的口语化内涵//54
第四节 媒介话语理论的学理建构//59
第五节 数字媒介话语应用现状//72
第二章 数字媒介话语口语化的背景分析//82
第一节 口语化的传播背景:数字媒介的催化//85
第二节 口语化的观念背景:个体精神的觉醒//90
第三节 口语化的表达背景:“声觉空间”的再现//96
第三章 数字媒介话语口语化的理论阐释//108
第一节 口语传播的生成动因:记忆力和模因论//109
第二节 口语文本的创作规律:口头程式理论//115
第三节 口语传播的程式理论分析:语言学视角//133
第四节 口语传播的意识形态分析:文学传播学视角//143
第四章 数字媒介话语口语化传播与意识形态的互动//153
第一节 文学传播新特性:与意识形态共舞//156
第二节 口语化影响下的意识形态传播//168
第三节 常用数字媒介的意识形态表现//181
结语//188
参考文献//19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