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实用汉语史知识教程

实用汉语史知识教程

  • 字数: 20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892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3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汉语史不应以陈述史实作为专享指归,还应在现代语言教育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相信这本实用教程可以让你在了解汉语历史基本事实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现代汉语,更加准确而得体地运用现代汉语。
内容简介
汉语史是研究汉民族共同语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汉语史知识历来都是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整体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该书一方面介绍了汉语历史发展之大概和获取汉语史知识的主要工具书,另一方面则从词汇、语法、音韵三个方面搜罗整理跟汉语教学有密切关系的汉语史知识。如词汇方面侧重于高频构词语素和单音节同族词的搜集与整理;语法方面侧重于搜集整理仍活跃于现代书面语的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音韵方面侧重于整理汉语中古音、汉语方音、域外汉字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标准音之间的对应信息。
作者简介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和应用语言学。2008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年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主要讲授古代汉语、对外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2012年应邀赴韩国祥明大学交流讲学一年。曾在全国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方言调查高级研修班学习。已在《语言研究》、《汉字文化》、《国际中国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语言学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编教材一部,另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和其它厅级、校级项目四项。
目录
第一章汉语史知识概要/1
第一节学习汉语史知识的重要性/1
第二节汉语的祖先及其亲属语言/4
第三节汉语史的历史分期及其代表文献/5
第四节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路径/6
第五节树立正确的汉语史观/11
一、简化字古已有之/11
二、汉字理据性古今各有消长/12
三、古代汉语已有外来成分/12
四、古代汉语不死,方言俗语存焉/13
第二章汉语语音史知识/15
第一节语音史知识的应用领域/15
第二节学习语音史的基础知识/16
一、元音和辅音及其区别性特征/16
二、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分析/17
三、传统音韵学常用概念和术语/17
四、汉语语音史的材料和代表音系/26
第三节中古音与《广韵》音系/26
一、《广韵》的产生及其体例/26
二、考求《广韵》声韵类别的方法/28
三、《广韵》的声母和韵母/30
第四节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34
一、汉语声母从中古到现代的发展/34
二、汉语韵母从中古到现代的发展/37
三、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发展/40
第五节上古音与《诗》用韵/42
一、研究上古韵母的难点/42
二、丝联绳引法/42
三、谐声必同部/43
四、上古三十韵部系统/44
五、上古声母研究的主要结论/45
六、上古单声母系统/47
七、上古的声调/48
第三章汉语词汇史知识/50
第一节汉语词汇史的基础知识/50
一、词汇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50
二、汉语词汇发展的三个阶段/51
三、汉语词汇史的历史宝藏/52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发展与变化/54
一、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54
二、探求本义的主要方法/55
三、词义发展的主要方式/57
第三节语音屈折造词——同族词/61
一、同族词及其判定标准/61
二、同族词在文字上的表现形式/63
第四节句法造词——复合词/66
一、双音节复合词大量生成的条件和原因/66
二、双音节复合词的句法类型/67
第五节其他造词法/72
一、叠音造词——重叠词/72
二、骈字造词——联绵词/74
三、音译造词——音译词/77
四、加缀造词——派生词/79
第六节词汇更替的主要类型/84
一、单双音节式更替/84
二、避讳趋雅式更替/84
三、同义同类竞争式更替/85
第四章汉语语法史知识/88
第一节汉语语法史的基础知识/88
一、语法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88
二、汉语语法发展的趋势/89
第二节词类活用的衰减/89
一、名词用作动词/89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90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91
四、名词用作状语/91
第三节实词的虚化/92
一、动词虚化为动态助词/92
二、动词虚化为介词或连词/93
三、动词虚化为副词/95
四、形容词虚化为副词、介词、连词/96
五、名词虚化为副词/97
第四节虚词的兴替/98
一、新词类的产生/98
二、双音节虚词的兴起和发展/101
三、助词动能的严密化/103
第五节特殊语序的衰减/107
一、宾语前置/107
二、定语后置/109
三、介词后置/110
第六节新的句法形式的产生/111
一、用“是”的判断句产生/111
二、用“被”的被动句产生/112
三、用“把”的处置句产生/1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