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第三次转向 平台媒体中介的可见性研究

第三次转向 平台媒体中介的可见性研究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逸君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765040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大众媒介到网络化媒介,再到如今平台媒体的强势崛起,本文认为媒介的可见性领域正在发生第三次重大转向——由平台媒体构建的“可见性”将超越大众媒介和网络化媒介成为未来信息环境的主流趋势,并且与大众媒介和网络化媒介所中介“可见性”存在本质的不同。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这种经由平台媒体构建的“可见性”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普遍现象时,人们却对平台媒体这一媒介新生物种,以及平台媒体所创造出的新的信息环境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究平台媒体中介的可见性的特征、运作机制与社会影响。笔者选取微博“推荐流”作为平台媒体的典型代表,参照“可见性分析框架”分别从物质基础、架构模型、交互特点、运作机制和社会影响五个层面,由表及里地对“平台媒体中介的可见性”展开研究。在具体的阐述过程中,本文还将从媒介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回顾并梳理“可见性”在四个历史阶段——即人际传播、大众媒介、网络化媒介和平台媒体时代的嬗变,纵横比较“平台媒体建构的可见性”与前三个阶段“可见性”的异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构成平台媒体可见性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大众媒介可见性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网络化媒介可见性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平台媒体可见性的物质基础

第三章建立平台媒体可见性的架构模型
第一节大众媒介可见性的架构模型
第二节网络化媒介可见性的架构模型
第三节平台媒体可见性的架构模型

第四章探析平台媒体可见性的交互特点
第一节大众媒介可见性的交互特点
第二节网络化媒介可见性的交互特点
第三节平台媒体可见性的交互特点

第五章解析平台媒体可见性的运作机制
第一节“开箱”微博“推荐流”的可见性运作机制
第二节延伸部分:对微博“推荐流”的可见性运作机制续探
第三节从大众媒介到平台媒体:“把关人”与“新闻价值”的嬗变过程

第六章平台媒体构建的可见性带来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平台媒体信息环境的建构:打破还是塑造“过滤气泡
第二节从大众媒介到平台媒体:提防”媒介食谱“走向结构性失衡
第三节大众媒介的权力结构:论精英的兴与衰
第四节网络化媒介的权力结构:自主个体与多元化声音的出现
第五节从大众媒介到平台媒体:“中心化-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嬗变

第七章平台媒体应当构建怎样的可见性
第一节三种可见性模型及特征
第二节可见性模型及其悖论
第三节三种可见性模型的应用设想

第八章结语
第一节迈入媒介可见性的第三次转向
第二节延续与断裂:重新认识“平台媒体中介的可见性
第三节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用户兴趣与微博推荐相关性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