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

  • 字数: 36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汤孟平 等
  • 出版日期: 2023-02-01
  • 商品条码: 9787030738707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研究成果,全书共分9章。第1章结论:主要介绍立地、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第2章研究区概况:介绍研究区浙江省和临安区的地理、气候和植被等情况。第3章临安区毛竹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介绍临安区毛竹立地分类系统和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结果。第4章浙江省主要森林类型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介绍浙江省三大主要森林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和阔叶林的森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及其规律。第5章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介绍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的基础数据、立地分类原则、依据、方法和立地分类系统。第6章浙江省杉木树种适宜性分析:介绍基于MaxEnt模型对浙江省杉木适宜性评价的结果。第7章基于优势木优选胸径生长率的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介绍以样地优势木优选胸径生长率为指标的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第8章基于立地蓄积指数的立地质量评价:介绍基于立地蓄积指数的松、杉、阔乔木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第9章浙江省毛竹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介绍浙江省毛竹林立地分类系统和以林分优势竹单株竹秆材积和生物量作为指标的毛竹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基本概念 1 
1.2 森林立地分类研究进展 2 
1.2.1 基于学派的立地分类方法 2 
1.2.2 基于立地因子的立地分类方法 3 
1.3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6 
1.3.1 直接评价法 7 
1.3.2 间接评价法 8 
1.3.3 综合评价法 9 
1.4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9 
1.4.1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研究进展 9 
1.4.2 我国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 
1.5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3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16 
2.1 浙江省概况 16 
2.1.1 地理位置 16 
2.1.2 地形地貌 16 
2.1.3 气候条件 16 
2.1.4 土壤条件 17 
2.1.5 植被资源 17 
2.1.6 森林资源 17 
2.2 临安区概况 18 
2.2.1 地理位置 18 
2.2.2 气候条件 19 
2.2.3 地形地貌 19 
2.2.4 地质土壤 19 
2.2.5 森林资源 19 
第3章 临安区毛竹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 20 
3.1 引言 20 
3.2 研究内容 20 
3.3 研究方法 20 
3.3.1 数据采集 20 
3.3.2 地形因子提取 23 
3.3.3 毛竹林立地分类方法 24 
3.3.4 毛竹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26 
3.4 结果分析 30 
3.4.1 毛竹林立地分类 30 
3.4.2 毛竹林立地质量评价 38 
3.4.3 毛竹林立地适宜性评价 45 
3.5 结论与讨论 46 
3.5.1 结论 46 
3.5.2 讨论 47 
第4章 浙江省主要森林类型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48 
4.1 引言 48 
4.2 研究内容 50 
4.3 研究方法 50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0 
4.3.2 生产力估算 50 
4.3.3 地理空间梯度划分 52 
4.3.4 生产力差异性统计分析 52 
4.4 结果与分析 53 
4.4.1 杉木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53 
4.4.2 马尾松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61 
4.4.3 阔叶林生产力地理分异特性 68 
4.5 结论、讨论及建议 77 
4.5.1 结论 77 
4.5.2 讨论 78 
4.5.3 建议 79 
第5章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82 
5.1 引言 82 
5.2 研究内容 82 
5.3 研究方法 83 
5.3.1 基础数据 83 
5.3.2 数据处理 84 
5.4 浙江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构建 87 
5.4.1 立地分类原则 87 
5.4.2 主导立地因子筛选 88 
5.4.3 立地分类系统构建 92 
5.4.4 立地分类结果 95 
5.5 结论与讨论 117 
5.5.1 结论 117 
5.5.2 讨论 117 
第6章 浙江省杉木树种适宜性分析 119 
6.1 引言119 
6.2 研究内容 121 
6.3 研究方法 121 
6.3.1 树种选择 121 
6.3.2 MaxEnt模型 121 
6.3.3 杉木适宜性评价标准 124 
6.3.4 模型实现 125 
6.4 杉木适宜性结果分析 126 
6.4.1 模型验证 126 
6.4.2 适宜性预测分析 126 
6.4.3 变量重要性评估 131 
6.5 杉木立地适宜性分析 133 
6.6 结论与讨论 134 
6.6.1 结论 134 
6.6.2 讨论 135 
第7章 基于优势木优选胸径生长率的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137 
7.1 引言 137 
7.2 研究内容 138 
7.3 研究方法 139 
7.3.1 研究数据 139 
7.3.2 分析方法 143 
7.4 结果与分析 153 
7.4.1 单株胸径生长率与胸径的关系 153 
7.4.2 单株胸径生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 154 
7.4.3 样地优选胸径生长率 155 
7.4.4 杉木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156 
7.4.5 模型检验与分析评价 157 
7.4.6 模型验证与评价 159 
7.5 结论与讨论 164 
7.5.1 结论 164 
7.5.2 讨论 165 
第8章 基于立地蓄积指数的立地质量评价 167 
8.1 研究思路 167 
8.1.1 原则 167 
8.1.2 评价依据 167 
8.1.3 评价指标 167 
8.1.4 树种分组 168 
8.1.5 建模数据 168 
8.2 优选密度曲线构造 168 
8.3 优选密度蓄积量 171 
8.3.1 指数样木的选择 171 
8.3.2 优选密度蓄积量计算 171 
8.4 能否用样地记载的年龄建模? 172 
8.5 优选密度蓄积量年龄隐含模型建立 173 
8.6 结果分析 177 
8.6.1 两种参数估计方法的结果比较 177 
8.6.2 三个树种组的平均曲线比较 178 
8.6.3 优选密度蓄积曲线簇 179 
8.7 用基准年龄定义指数 180 
8.8 5株优选胸径的蓄积指数方差分析 181 
8.9 多元线性回归蓄积指数模型 181 
8.10 模型的应用 185 
8.10.1 计算前后期优选密度公顷蓄积量 185 
8.10.2 根据前后期优选密度公顷蓄积量计算蓄积指数 186 
8.10.3 根据环境因子计算蓄积指数 186 
8.11 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187 
第9章 浙江省毛竹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 188 
9.1 引言188 
9.2 研究内容 188 
9.3 研究方法 188 
9.3.1 数据采集 188 
9.3.2 毛竹林立地分类方法 191 
9.3.3 毛竹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194 
9.4 结果与分析 199 
9.4.1 毛竹林立地分类系统 199 
9.4.2 毛竹林立地质量评价 200 
9.4.3 毛竹林立地适宜性与潜力空间评价 212 
9.5 结论与讨论 214 
9.5.1 结论 214 
9.5.2 讨论 214 
参考文献 217 
附录 23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