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百年医学梦园——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记

百年医学梦园——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记

  • 字数: 15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607590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居广州市越秀区红花岗畔,南临中山二路,北抵东风东路,西邻烈士陵园,东跨执信南路,俯望农林下路,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地段,自岗上北延东扩开去。阅尽百载风云更替的校园,沉静面对园外红火繁华,园风安谧,气度清穆,百年医门肃正风节依然。
百年校园,林路蔓蔓,名树荫园,卉青花秀,境静气雅,建筑典贵。矗立在以孙中山学医纪念像为前端的中轴线上的办公大楼、图书馆,以及中轴线东侧的医学博物馆,是为数不多广州现存民国初期建造、展现中西合璧建筑技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其历经百载沧桑、风雨磨洗,仍较完整地得以保存,依旧殷红得典雅瑰丽,不改传承百年的风厚气重。此3栋建筑均屹立岗上,由现代高楼簇拥于校园之央,红墙绿瓦掩映于律动着生命气韵的医园绿丛浓荫。透树丛穿出的红楼彤辉与满园华树交相辉映,焕发百年弘丽气象。
校园内,林荫校道、翠映曲径,交织连接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并与医院及临床教育基地相接。这里名师云集,菁华际会,代有风流。他们均在此开基拓业,继往开来,共铸医魂,同塑辉煌。无数祈圆医学梦的学子于斯医学梦园,神驰中国医学之云端霄殿,仰受春风化雨般的仁心化育,迎接医科教育的淬火锤炼与浪击淘洗,承接一辈接一辈医科人传续不息的医魂,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医护药技精英。
跨越百年兴革变迁的校园,铭志中山大学医科伴随中国医学科学的发端、变迁、发展一路走来的历程,建碑待铭中山大学医科的未来,不断续建医科的理想梦园。
下面徐徐展开百年校园的历史长卷,渐次铺展校园的开篇(1916-1953年)、上篇(1953-2001年)和下篇(2001年至今),试求以集中、紧缩的笔触勾勒出校园的演进历程、兴革起落、曲折与成就,略述各时期校园与教学、科研、医疗的关系,略叙校园在主要发展时期教学、科研、医疗的状况,简述校园内重点建筑、各类机构、重要设施的建置、变迁、发展,探寻医学院校校园的特征及变化趋势,求索贯穿校园百年的医魂。在披览校园历史画卷的过程中,溯源启今,思往观来。
作者简介
陈小卡,1958年1月出生于广东广州,现负责管理中山大学医学博物馆。曾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顾问。
目录
开篇(1916-1953年)
医学梦园的缘起
筚路蓝缕,以建梦园
从博济医院到岭南大学医学院
光华医学院
从广东公医学堂到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
医科校园的构建
开园
医院大楼
学校大楼
校舍小红楼
红楼群谱——校园精神文化的魂光

上篇(1953-2001年)
三院合并
校园格局的奠定与兴革
孙中山学医纪念像的建成
从医院大楼到办公大楼
从学校大楼到图书馆大楼
小红楼的变迁
病理学科楼
基础学科楼
生理生化楼
解剖学科楼
药理学科及寄生虫学科楼
动物场楼
永生楼
何母刘太夫人中心实验楼
校友会堂
体育运动场馆
工字楼与医院建筑群
附属第一医院曾宪梓大楼(医学影像中心)
附属第一医院检验楼(科研楼)
附属第一医院何善衡楼
附属第一医院院史馆
附属第一医院新邱德根楼
……

下篇(2001年至今)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