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与德国启蒙运动

马克思与德国启蒙运动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司强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780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德国启蒙运动是在法国的影响下,被迫做出的反应。这使得它面临双重使命,如何建构统一的国家,如何处理源于法国的知性启蒙与德国深厚的宗教传统之间的关系,并建构起新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莱辛以历史神学调和启蒙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奠定了德国启蒙运动的基调。费希特企图以知识学为基础建构纯粹的道德世界,黑格尔哲学的目的在于实现启蒙与宗教之间的和解。马克思的思想有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源于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观,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其二源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为马克思走出黑格尔的观念论奠定基础,而黑格尔的辩证法使马克思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缺陷。由于马克思扬弃了思辨,这意味着与西方哲学的沉思或看的特质不同,马克思的理论特质是行动或革命,其旨趣在于改变世界。
作者简介
司强 (1982— )湖北襄阳人,哲学博士,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德国的启蒙与宗教
导论德国的启蒙运动
一、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道德神学
启蒙及其可能性
道德目的论
道德神学
二、德国启蒙运动之父——莱辛
理性与启示
历史理性
三、费希特的知识学与宗教哲学
早期的道德神学和政治批判
知识学
无神论事件
晚期的宗教神学
四、黑格尔在启蒙与宗教之间的和解
黑格尔所处的时代
图宾根和伯尔尼时期对基督教的批判
法兰克福时期的反转
耶拿时期的成熟思想
上帝或绝对精神
第二部分: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哲学的重构与哲学人类学
一、大卫·斯特劳斯的哲学人类学
道咸肉身与哲学人类学
对黑格尔哲学的重构
二、布鲁诺·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
以自我意识哲学为基础的宗教批判
自我意识哲学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人本学
以人本学为基础的宗教批判
四、莫泽斯·赫斯的社会主义
早期的宗教社会主义
人本学转向
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五、麦克斯·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的个人
利己主义的形成史及其特征
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对自由者的批判
第三部分: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扬弃
一、马克思与布鲁诺·鲍威尔
《博士论文》与自我意识哲学
鲍威尔与马克思《莱茵报》早期的政论
自我意识哲的困境——物质利益难事
与鲍威尔决裂
……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