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外文论 2021年 第2期

中外文论 2021年 第2期

  • 字数: 3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27104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21年第2期《中外文论》包括“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新媒介理论与批评”、“译文”4个常设栏目,以及“红楼梦与传统文化”、“南方批评:文学生态与伦理叙事”2个专题栏目。“古代文论”栏目收入5篇文章,内容涵盖传统诗学中“赋比兴”含义的演变、钟嵘《诗品》之德译、明代《诗经》学、南明楚辞学、清代北京文化中的“江南”想象等议题,涉及到古代文论核心概念研究、文论史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中西比较诗学等不同学术进路,既有对经典文本、经典问题的新诠释,也有跨学科、跨文化视野下的新拓展。“西方文论”栏目共有5篇文章,包括普罗提诺至善论、尼采与柏拉图主义、德勒兹拟像理论、哈琴的反讽美学、斯蒂格勒技术哲学等等,皆为目前西方文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新媒介理论与批评”的3篇论文,分别讨论了在线批评、视觉形象传播和听觉艺术理论,突出从不同媒介形式的相互交融中开展更深入的理论探索。“译文”栏目发表了约翰·罗斯金关于雕塑艺术的经典论文《米开朗基罗与丁托列托的关系》(董志刚译)。本辑的2个专题栏目,“红楼梦与传统文化”是为纪念“新红学”百年而特别策划,旨在从学术史自觉的高度,反思百年来“红学”研究范式的得失;该专栏2篇论文分别讨论家族叙事与传统婚姻制度的关系,以及“私祭”叙述背后的明清祭祀文化,希望由此探索《红楼梦》研究在中国特色叙事学理论和文化理论建构方面的价值。“南方批评:文学生态与伦理叙事”则侧重现实关怀,将目光投向文学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4篇论文分别讨论郑小琼诗歌的底层写作、桐城古文家的域外书写、黎紫书小说《流俗地》的诗意叙事,以及中国生态文学批评中的地球话语与行星视野,希望借助文学的表达,发现近现代中国在工业文明进程中的伦理思索和全球视野的形成。
目录
古代文论
清初北京文化中的“江南”
明代《诗经》的文学解读——以杨慎为个案
南明流亡书写与“楚辞学”的极盛
中华诗论西译的关键在于译出思想之精彩——以《诗品》德译为例
《诗》义离合与中国诗学的审美独立
西方文论
普罗提诺的至善论及其数形解释系统
尼采的面具与柏拉图主义——论《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修辞
技术起源考辨与记忆装置的时间性结构——斯蒂格勒技术哲学研究
论德勒兹拟像理论的问题场域
新媒介理论与批评
在场性文学批评:文学沙龙对在线批评的启示
审美认同与孙悟空视觉形象的海外流布
从“地方”到“中国”:当代中国情感结构的听觉表征——以华阴老腔为考察中心
《红楼梦》与传统文化(“新红学”百年纪念专栏)
专栏按语-李远达
贾府中的“王家”:《红楼梦》中的姻亲及其叙事作用
“私自的情理”:明清祭祀文化视域中的《红楼梦》私祭书写
南方批评:生态伦理与文学叙事
专栏按语-蜀山牧人
郑小琼诗歌的底层写作及其突围——兼论人类纪时代的慢暴力及其文学书写
桐城文家的域外书写与古文的现代性裂变——以薛福成、黎庶昌的域外游记为中心
叙事的诗意及对存在的诗性领悟——论黎紫书长篇小说《流俗地》的诗性叙事结构
中国生态文学批评中的地球话语与行星视野述评
附录
附录一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历届会议
附录二 《中外文论》来稿须知及稿件体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