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杀行为神经科学

自杀行为神经科学

  • 字数: 2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比)凯斯·万·黑林根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722376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针对抑郁、自杀等精神疾病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上升的现状,本书揭示了自杀行为的神经科学基础,并让大众通过正视这一行为。同时本书的神经科学知识可以转化为临床上对自杀风险的有效治疗。
内容简介
全世界每年有将近100万人自杀,实际上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虽然自杀通常被认为是对严重压力的一种可以理解的反应,但它实际上是对正常情况的一种不正常的反应。本书详尽介绍了自杀神经科学研究的前沿发现,涵盖了从群体遗传学到大脑成像的各种研究方法,让读者可以充分了解自杀行为的神经科学基础,进而将本书的神经科学知识可以转化为临床上对自杀风险的有效遏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凯斯·万·黑林根,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精神病学和医 学心理学系主任、自杀研究小组主任,弗拉芒自杀预防专家中心 的联合创始人,被国际预防自杀协会(IASP)授予了斯坦格尔奖。 译者简介 攸佳宁,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不错大脑》嘉宾。专业领域为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现主持和参与多项重量课题,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获第30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新兴心理学家”等荣誉。
目录
第1章什么是自杀行为?它可以被预防吗
1.1自杀的行为学方面
1.2自杀的流行病学方面
1.3自杀行为的风险因素
1.4预防
第2章应激、易感性和自杀:应激素质模型
2.1应激、素质模型:般性问题
2.2自杀行为的应激素质模型
2.3自杀行为的应激素质模型举例
第3章大脑的阴暗面:研究自杀行为的神经科学方法
3.1自杀行为及其风险因素的动物模型
3.2心理解剖法
3.3生理解剖
3.4基因
3.5流行病学
3.6外周生物标志
3.7脑成像
第4章致命信号:自杀行为的分子神经科学
4.1应激反应系统
4.2神经传递
4.3神经炎症
4.4神经营养因子
4.5胆固醇和脂肪酸
4.6性激素
4.7神经肽
第5章我思考着,故我不想活着:自杀行为的认知神经科学
5.1感官知觉
5.2注意
5.3记忆
5.4执行功能
第6章自杀的大脑图像:系统神经科学与自杀
6.1自杀大脑的图像
6.2我们能从系统神经科学中了解到哪些跟自杀行为有关的研究结论
第7章“人生没有终点”:自杀行为的神经发展观点
7.1早期生活逆境: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7.2早期生活逆境和自杀行为
7.3将早期生活逆境与自杀行为联系起来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7.4“人生没有终点”:早期生活逆境导致的延迟和致命后果
第8章我有悲观的预期,故我无法活着:自杀行为的预测编码理论
8.1预测编码和自杀行为
8.2准确度,效价和自杀风险
8.3将自杀相关的系统、分子和认知变化整合进自杀行为的预测编码
8.4自杀行为的预测编码模型
第9章预测不可预测的:神经科学对自杀预测的贡献
9.1自杀行为的预测
9.2生物标志
9.3预测不可预测的
第10章自杀风险的应对:神经科学方面
10.1药物治疗
10.2神经刺激
lO.3心理治疗:神经科学方面
lO.4自杀风险干预:治疗无法治疗的人
附录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