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卢卡奇与马克思

卢卡奇与马克思

  • 字数: 36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孙伯鍨
  • 出版日期: 2023-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64511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几十年来,卢卡奇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哲学界享有盛名的一位西方哲学家。他的两部具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和《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概括地反映了他一生的思想演变和学术成就。作为一个早年秉承西方哲学传统而锐意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现代西方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卢卡奇一生都坚持不渝地追寻马克思的思想踪迹,始终一贯地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意识形态持严峻的批判态度。本书旨在通过对卢卡奇上述两部著作的分析,展现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学者生涯中,伴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跌宕起伏和世界历史的风云变幻,矢志不移地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轨迹,客观公正地评价他所建树的思想业绩。
作者简介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有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的奠基者。曾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成员。先后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探索者道路的探索》《走进马克思》等。学术著作获得首届中国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重量奖励。
目录
001序(1999)(张一兵)
001第一章物化和异化
001一、卢卡奇关于物化问题的基本思想
005二、马克思的物化和异化理论
023三、关于经济规律和历史规律
028第二章自在之物与历史客体
028一、自在之物和二律背反
042二、辩证法与历史
055三、社会与自然
066第三章总体性与辩证法
066一、问题的提出
072二、总体性思维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内在趋势
076三、辩证法的总体性是正确的认识方法
081四、卢卡奇总体性观点的基本思路和哲学倾向
086五、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
096第四章理论与实践:历史前提与人本主义基调
096一、理论和实践范畴的界定
104二、“反映论”使思维与存在的二重化在理论上具体化了
109三、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历史前提和方法论原则
115四、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黑格尔式的思辨与人本主义基调
127第五章历史中的主体性问题
127一、历史的主体及其范域
140二、卢卡奇对康德、黑格尔主体性思想的批评
153三、卢卡奇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观点和马克思哲学的关系
169第六章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一般前提和方法
169一、写作《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缘由
179二、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概念
192三、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理论和方法
204四、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哲学基本问题
221第七章劳动模式论
221一、作为目的论设定的劳动
228二、作为社会实践模式的劳动
235三、在劳动中形成的主客体关系
237四、对卢卡奇劳动本体论的哲学分析
256五、劳动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
260六、目的和手段的辩证法
265七、劳动中的选择与规定
272第八章社会性与“合类性”
272一、劳动的“合类性”
284二、社会化与“合类性”
295三、个性与“合类性”
303四、类与社会:马克思的概念转换
311五、类与社会:方法论的对立
321第九章异化问题: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
321一、卢卡奇前期异化理论之特点
324二、《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的思想转换
332三、后期卢卡奇异化理论的一般特征
341第十章异化问题: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异化
341一、异化表现的二重性:经济异化与观念异化
349二、日常生活:宗教异化的本体论根据
357三、存在与应该:意识形态的两种作用方式
364四、异化和对异化的抗争(上):自在合类性和自为合类性
372五、异化和对异化的抗争(下):局部性的个人和完整个性的个人
381六、异化的当代形式:对日常生活的普遍控制
385七、卢卡奇与马克思异化观的异同
394第十一章存在与价值
394一、价值哲学:从康德、马克思到卢卡奇
412二、价值系统与价值评估
431参考文献
434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