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 字数: 1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46898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红色工业——建党百年的工业发展之路》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江大桥,为苏联援建项目,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本书以真实史料为依托,追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过程。从人类造桥史、武汉三镇重要的地理位置、历史上修建长江桥的多次动议讲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政府的大胆决议、建桥专家的无畏与智慧,终建成国之重器。讴歌了建桥人的匠人精神、革命斗志和爱国情怀,凸显了国家力量和人民智慧,将武汉长江大桥修建的历史意义、科技意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内容简介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建的项目,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揭开了其神秘面纱,为读者全方位呈现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展示其建设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及光荣事迹,展现了苏联援建时期中国人民的团结协作与艰苦奋斗,歌颂了我国各行各业人民为我国建成工业大国不惜代价、勇往直前的精神,阐释了武汉长江大桥在我国桥梁目前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进一步凸显了武汉长江大桥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科学精神等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作者简介
中国铁道博物馆研究馆员,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科学史所兼职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系毕业,主要从事铁路遗产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中外铁路遗产比较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曾任职中铁博文物典藏部主任,北京世纪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工业遗产研究部特约研究员。在铁路遗产保护实践和铁路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抢救了诸多濒危铁路遗产,撰写了铁路历史文化相关专著。主持并参与国家重要铁路历史文物的等级鉴定工作。承担与中科院、有关高校合作的铁路可移动遗产历史价值研究等课题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专业文章数十篇。主要著作有《凝固的历史永恒的遗存》《津沽铁路的历史记忆》《图说晚清铁路》等。
目录
第1章原始人依靠树干过小溪,这成为初期桥梁的雏形
第2章被江水分隔的武汉三镇,造桥夙愿何日才能实现
第3章旧政权虽多次筹划设计,终因国力不济未成现实
第4章唯新中国梦想才能成真,建桥计划获得中央批准
第5章中苏携手共建长江大桥,新方法节省了建桥时间
第6章建设者们发挥聪明才智,为建桥研制了多种机具
第7章攻坚克难架设正桥钢梁,一桥飞架天堑终变通途
第8章万众齐欢庆大桥终建成,谱写桥梁建设的新篇章
第9章为祖国建桥而付出毕生,后世应记住他们的名字
第10章天际线那边的一抹彩虹,叹服大桥上的美学艺术
第11章长江大桥的功劳与作用,“桥坚强”真不是吹出来的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