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计算机 理解和运用计算思维 第2版 微课版

大学计算机 理解和运用计算思维 第2版 微课版

  • 字数: 4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战德臣 等
  • 出版日期: 2023-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560343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首先,站在学科高度凝练教学内容,提取重点之重点,以精炼的语言进行讲述。其次,通过丰富的示例引导读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渐进式的深入探索。将教学内容转换成不同深度的示例题目,在示例场景中、习与练中、模拟实践中,实现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理解,进而达成“不仅是了解计算思维,而且能够理解和运用计算思维”的目标。再次,以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多视角讨论、图示化手段等,图文结合、清晰讲解、层层递进,引导读者对计算思维有个平滑过渡的理解层次。最后,作者在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开设有《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和《计算机专业导论》慕课课程,同时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供读者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大学低年级学生和中学高年级学生的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新形态教材。全书共计17章。第1~2章通过趣味示例使读者体验计算思维的魅力。第3~4章通过简单示例使读者理解机器如何自动执行程序,这是理解计算思维的基础。第5~6章通过跟随练习使读者体验程序构造的基本手段,这是计算思维的本质之一。第7章简明介绍计算机语言与程序编写。第8章从资源管理的视角介绍复杂计算环境,这也是计算思维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第9章介绍问题求解策略与算法表达,这是计算与计算机的灵魂。第10~12章引导读者探索数据化思维,第13~15章引导读者探索网络化思维,第16~17章引导读者探索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数据化思维、网络化思维、智能化思维这些本质上都是计算思维。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强化了从学习者角度渐进式体验、理解和运用计算思维。全书讲解清晰,层层递进,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专业)导论课程、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课程、计算思维导论课程、计算科学导论课程、信息科学导论课程等的教材,也可作为面向中学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信息技术类、计算思维类、人工智能类课程的教材。
作者简介
战德臣,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学部教学委员会主任。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获重量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首届国家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获奖者。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暨首批重量一流课程负责人,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计算思维导论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其开放的慕课累计选修人数已超130万人,60余所大学基于其慕课推动了本校课程教学改革。受教指委、慕课联盟及200余所大学邀请,作特邀报告或专场报告450余场。
目录
1什么是计算思维?
1.1趣味故事“用小白鼠检验毒水瓶”?
1.2什么是计算思维?
1.2.1二进制思维
1.2.2二分法——人类普遍应用的思维
1.2.3过程化与符号变换思维
1.2.4计算思维的概念
1.3扩展学习:计算思维的价值在哪里?
1.3.10和1及其特性
1.3.2偶校验:判断数据传输有无错误
1.3.3类比小白鼠问题判断哪一位出错
1.4基础知识:进位制及其相互转换
1.4.1二进制、十进制与r进制
1.4.2进位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1.5计算之树——大学计算思维教育空间
1.6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计算思维?
1.6.1为什么:设计、构造和应用典型的计算工具是重要创新,需要计算思维
1.6.2怎样学:了解认知学习的不同深度
1.6.3怎样学:对比-联想式学习方法
2计算思维基础:0和1与逻辑
2.1用0和1表示万事万物
2.1.1用0和1进行编码
2.1.2用0和1表示英文字母与符号
2.1.3用0和1表示中文文字
2.1.4用0和1表示图像
2.1.5习与练:识别01串表示的语义
2.1.6扩展学习:用0和1表示万事万物
2.2用0和1与逻辑表达计算
2.2.1基本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
2.2.2基于0和1表达的逻辑运算
2.2.3习与练:应用逻辑运算表达复杂计算关系
2.3用0和1与逻辑实现自动化
2.3.1用开关性元件实现基本逻辑运算
2.3.2用另一种符号表达逻辑运算
2.3.3习与练:应用逻辑运算识认电子电路
2.4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2.4.1为什么:符号化-计算化-自动化思维是计算机最本质的思维模式
2.4.2怎样学:习练式学习方法
3计算思维基础:0和1与机器程序
3.1如何让机器自动计算一个多项式?
3.2用0和1表达机器中的数据:机器数
3.2.1机器存储数据的一些
3.2.2有符号数及符号的表达
3.2.3扩展学习:小数点的表达
3.2.4扩展学习:减法是可以用加法实现的
3.3用0和1表达机器能够完成的动作(指令):一种形式的编码
3.3.1机器指令的概念与作用
3.3.2习与练:在一段程序中识别指令
3.4用0和1表达机器程序
3.4.1习与练:读一读机器程序
3.4.2习与练:改一改机器程序
3.5基础知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
3.6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3.6.1为什么:数据、指令和程序是计算思维最基本的内容
3.6.2怎样学:体验式学习方法
4机器程序的执行
4.1机器数据和机器程序的保存与读写:存储器
4.1.1存储单元:存储地址与存储内容之区分
4.1.2习与练:读一读存储器中的程序与数据
4.2从概念层面理解机器程序的执行
4.3从内部结构层面理解机器程序的执行
4.3.1运算器:实现基本运算的部件
4.3.2控制器:机器程序的解读与执行部件
4.3.3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4.3.4扩展学习:信号传递次序的控制——时钟与节拍
4.4从动态执行过程层面理解机器程序的执行
4.4.1机器指令的执行:取指令与执行指令
4.4.2习与练:场景中模拟机器程序的执行
4.4.3习与练:场景中模拟机器程序的执行
4.5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4.5.1为什么:学习计算机首先要理解机器程序是如何被执行的
4.5.2怎样学:场景理解式学习方法
5程序构造是一种计算思维
5.1表达程序的一种简单方法:数值与运算组合式
5.1.1一种简单的语言:运算组合式
5.1.2习与练:用“运算组合式”进行组合构造训练
5.2程序构造基本:命名计算对象
5.2.1计算对象的命名、再构造与计算执行
5.2.2习与练:计算对象的命名、再构造与计算执行
5.3程序构造基本:定义新运算新过程
5.3.1定义新运算符——即新的运算(或新的过程)
5.3.2习与练:新运算符的定义、使用与计算执行
5.3.3运算组合式的两种计算模式
5.4扩展学习:复杂程序的构造
5.4.1运算组合式中条件的表达方法
5.4.2习与练:用条件运算组合式构造复杂的程序
5.5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5.5.1为什么:程序是体现计算系统千变万化功能的表达手段
5.5.2怎样学:练中学与学中练
6程序的基本构造手段:递归与迭代
6.1一些需要递归表达的示例
6.2计算中的递推式与递归函数
6.2.1递推式与递归函数的概念
6.2.2习与练:体验递归函数的构造魅力
6.3体验两种不同递归函数的魅力
6.3.1习与练:体验两种递归函数的计算过程
6.3.2两种递归函数的计算过程分析
6.4习与练:递归与迭代的运用
6.4.1语言语法要素的递归定义及运用
6.4.2汉诺塔—一种似乎只能用递归求解的问题
6.5扩展学习:递归程序的执行过程
6.5.1实现阶乘运算的递归程序和迭代程序执行过程比较
6.5.2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程序和迭代程序执行过程比较
6.6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6.6.1为什么:递归和迭代是表达机器重复执行动作的基本方法
6.6.2怎样学:模拟式学习方法
7程序编写:计算思维与计算机语言
7.1一个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示例及分析
7.2高级语言程序的基本要素
7.2.1常量、变量与赋值语句
7.2.2算术表达式、比较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
7.2.3分支结构控制语句IF
7.2.4有界循环结构控制语句FOR
7.2.5条件循环结构控制语句DOWHILE
7.2.6函数结构语句
7.2.7系统函数及其调用
7.2.8几种计算机语言的程序基本要素书写规范比较
7.3习与练: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
7.3.1基本表达式及赋值语句的书写练习
7.3.2基本程序控制语句的书写练习
7.3.3啤酒瓶问题求解的程序设计
7.3.4差分计算多项式的程序设计:迭代法
7.3.5阅读并模拟执行高级语言程序
7.4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7.4.1为什么:计算机语言是人与机器交流的工具
7.4.2怎样学:编程序与读程序
8理解复杂计算环境:计算思维与管理
8.1基本的计算环境:存储体系
8.1.1不同类型的存储器?
8.1.2不同类型的存储器需组合使用,实现性能-价格的优化
8.1.3现代计算机的基本计算环境
8.2计算环境的管理者:操作系统
8.2.1操作系统的作用
8.2.2“分工-合作-协同”思维理解操作系统
8.3习与练:存储资源的化整为零与还零为整
8.3.1一个化整为零的示例
8.3.2磁盘与文件管理
8.3.3进一步理解化整为零与还零为整
8.4扩展学习:现代计算机的演进与发展
8.4.1了解操作系统管理CPU的方式
8.4.2现代计算机的演进与发展
8.5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8.5.1为什么:由理解“计算资源的管理”到理解“社会资源的管理”
8.5.2怎样学:化复杂为简单
9问题求解策略与算法表达:计算思维与算法
9.1问题求解与算法:两个问题的引出
9.2算法及其基本表达方法
9.2.1一种问题求解思维及算法的概念
9.2.2类自然语言表达法
9.2.3算法流程图(程序流程图)
9.2.4伪代码表达法(更高要求)
9.2.5习与练:基本算法的表达
9.3问题求解策略:遍历策略与贪心策略
9.3.1遍历策略
9.3.2贪心策略
9.3.3习与练:遍历策略求解背包问题与TSP问题
9.3.4习与练:贪心策略求解背包问题与TSP问题
9.4习与练:问题求解策略与算法表达
9.4.1TSP问题求解的算法表达
9.4.2背包问题求解的算法表达
9.5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9.5.1为什么:所有的计算问题都体现为算法
9.5.2怎样学:阅读算法、表达算法与构造算法
10数据管理思维也是一种计算思维
10.1数据与数据管理
10.2数据的基本形态:表与关系
10.2.1熟悉“表”及其相关的术语
10.2.2习与练:深入理解“表关系”的特性
10.3数据表的基本操作:关系操作
10.3.1熟悉“表”的基本操作:关系操作
10.3.2习与练:用关系操作及其组合操纵数据
10.4扩展学习:关系及关系代数
10.4.1关系:“表”的数学定义
10.4.2关系代数:“表”操作的数学定义
10.5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0.5.1为什么:数据管理需要抽象、理论和设计
10.5.2怎样学:理解-区分-命名-表达
11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语言
11.1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11.1.1数据库系统
11.1.2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思维模式
11.2关系数据库语言SQL
11.2.1由关系模型初步认识SQL
11.2.2SQL语言总体概览
11.2.3熟悉建立数据库的SQL语句
11.2.4习与练:利用SQL语言建立数据库
11.3习与练: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
11.3.1熟悉SELECT-FROM-WHERE-ORDERBY语句
11.3.2习与练:用SELECT-FROM-WHERE-ORDERBY进行数据查询
11.4习与练:用SQL语言进行数据统计计算
11.4.1熟悉SELECT-FROM-WHERE-GROUPBY语句
11.4.2习与练:用SELECT-FROM-WHERE-GROUPBY语句进行统计计算
11.5扩展学习:用SQL语言进行复杂查询
11.5.1熟悉子查询
11.5.2利用子查询进行复杂查询
11.6扩展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1.7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1.7.1为什么:数据管理首先要能操纵“表”
11.7.2怎样学:案例式学习
12数据与社会:数据也是生产力
12.1什么是大数据
12.2数据分析示例:多维数据分析
12.2.1一个例子:超市数据库
12.2.2熟悉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二维交叉表
12.2.3由二维数据分析发展为多维数据分析
12.3数据挖掘示例:“炒股不看股盘看微博”
12.3.1啤酒与尿布的故事
12.3.2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12.3.3由事务数据库挖掘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示例
12.3.4还能挖掘什么样的规则?
12.3.5还能从哪些形式数据中挖掘?
12.4大数据与社会
12.4.1大数据运用的一个例子
12.4.2大数据价值发现:不一样的思维
12.4.3大数据的隐私问题
12.5扩展学习:大数据的管理
12.5.1大数据管理:由结构化到非结构化
12.5.2各种资源聚集成库
12.6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2.6.1为什么:大数据改变了人的观念,不可能的也许就是可能
12.6.2怎样学习:思维上要浮想联翩,技术上要不求甚解
13网络化社会基础:计算机网路
13.1计算机网络-社会互联的基础
13.1.1通讯基础
13.1.2协议、分层与不同的编解码器
13.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2对比邮政网络,理解计算机网络
13.2.1解剖邮政网络
13.2.2对比邮政网络,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有关层次及概念
13.3扩展学习:TCPIP不同层次协议的简要解析
13.3.1网络层协议(IP层)——对应收发邮局层
13.3.2应用层协议——对应发件人收件人层
13.3.3传输层协议——对应聚集点分送点层
13.3.4数据链路层——对应发送站点接收站点层
13.3.5物理层——对应运输层
13.4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3.4.1为什么:互联互通是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
13.4.2怎样学习:类比分析式学习法
14信息网络:信息组织与信息传播的基本思维
14.1机器成为信息的新载体,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手段
14.2标记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基础
14.2.1熟悉信息网络中一种广泛应用的语言:标记语言
14.2.2万维网(WorldWideWeb)的基本思维
14.3无限资源库的发掘和利用
14.3.1网络自动搜索——搜索引擎
14.3.2互联网半非结构化数据管理:XML
14.3.3扩展学习:半非结构化数据(文档)的查找与搜索
14.3.4扩展学习:互联网网页排序的基本思维:PageRank
14.4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4.4.1为什么:互联网的智能化基础
14.4.2怎样学习:内容驱动的技术学习
15网络与社会:互联的世界
15.1互联网的创新思维
15.1.1大众产生内容,大众创造价值
15.1.2大众开发软件,大众消费软件,大众创造价值
15.1.3由购买转为租用,由销售转为出租:“云计算云服务”
15.2“互联网+”的创新思维
15.2.1什么是“互联网+”
15.2.2基于物联网的产品全生命期服务:不卖产品卖服务
15.2.3万般皆服务与共享经济
15.2.4智慧地球与国家人工智能规划
15.3网络化与社会:问题与挑战
15.4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本章内容
15.4.1为什么: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15.4.2怎样学习:“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16机器学习:使机器具有智能
16.1初识机器学习
16.2机器学习的相关概念
16.2.1样本
16.2.2模型
16.2.3训练
16.2.4测试
16.3机器学习的一般过程
16.3.1机器学习问题的定义
16.3.2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
16.3.3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
16.3.4调试和开发(调优)
16.4统计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16.4.1统计机器学习:基于统计信息的特征表示
16.4.2统计机器学习:基于数据统计的机器学习
16.4.3深度学习:基于自动学习的特征表示
16.4.4深度学习: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
16.5机器学习与智能
16.5.1机器学习的“过人之处”
16.5.2机器学习的应用场景及案例
17人工智能
17.1什么是人工智能?
17.2人工智能的流派
17.2.1符号主义
17.2.2连接主义
17.2.3行为主义
17.3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17.3.1搜索
17.3.2专家系统
17.3.3计算机视觉
17.3.4语音识别
17.3.5自然语言处理
17.3.6多智能体
17.4人工智能+X
17.4.1智慧城市
17.4.2智慧农业
17.4.3智慧交通
17.4.4智慧医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