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后乡土中国

后乡土中国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陆益龙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301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作者近年来研究农村社会的集成之作,可以说是作者的代表作,全书约三十余万字,入选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的初衷是想传承和发展费孝通先生 “乡土中国” 的思想和理论。尝试构建后乡土中国理论,是作者出于理论自觉意识和对学科发展的责任感。为了把“后乡土中国”从一个概念术语转化为系统的理论概括,作者尝试着运用后乡土性框架去概括和解释当下乡村社会诸多方面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性质,试图为人们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后乡土中国的理论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当前乡村问题,而且还注重从历史变迁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乡村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
作者简介
陆益龙教授,安徽枞阳人,200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社会学博士,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包括本书在内有两部学术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户籍制度研究、水资源与社会研究等。已出版学术著作有:《转型中国的纠纷与秩序——法社会学的经验研究》(2015)、《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2013)、《定性社会研究方法》(2011)、《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10)、《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2007)、《嵌入性适应模式——韩国华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2006)、《流动产权的界定——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理论》(2004)、《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2004)、《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2003)。此外,在《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会学研究》、《人口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后乡土性
一、关于乡村变迁的几种理论解释
二、后乡土性:特质与性质的维度
三、后乡土性的历史与经验事实
四、后乡土社会的理论解释效度
五、后乡土社会的来临
第二章基本问题
一、乡土中国与后乡土中国
二、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
三、后乡土中国的未来出路
四、乡村发展的合力
第三章空巢社会
一、劳动力流动与乡村“空巢社会”
二、劳动力流动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影响机制
四、制度化转移与乡村“留住机制”
第四章村庄未来
一、村庄的前景问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