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

国家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

  • 字数: 2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孙启宏 等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0307070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水专项按照“控源减排”、“减负修复”和“综合调控”三步走战略实施,支撑了国家“水十条”的编制和实施,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污染减排、水质改善和水环境修复。《国家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是水专项总集成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基于水专项实施以来在主要领域的技术和政策研究成果,深入剖析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变化趋势与特征,面向国家中长期水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和需求,梳理未来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开展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水生态环境管理和治理的分阶段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研究成果服务于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水生态文明建设。
目录
前言/i
摘要/1
第1章总论/4
1.1研究目标/4
1.2研究内容/4
1.3技术路线/6
第2章我国水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及特征/7
2.1水污染物排放变化趋势及特征/7
2.1.1全国水污染物排放趋势/7
2.1.2分地区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0
2.1.3分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3
2.1.4水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13
2.2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特征/17
2.2.1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17
2.2.2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24
第3章国内外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对比分析/27
3.1国外水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与启示/27
3.1.1美国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战略目标的变迁/27
3.1.2欧洲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经验/37
3.1.3日本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40
3.1.4国外常见的流域治理模式/42
3.1.5国际流域水环境保护经验对我国的启示/44
3.2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现状和趋势/48
3.2.1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48
3.2.2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不足/53
3.2.3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发展战略趋势/55
第4章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需求/59
4.1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59
4.1.1“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中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59
4.1.2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三期叠加”形势,经济下行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60
4.1.3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61
4.1.4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62
4.1.5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需进一步贯彻落实/62
4.2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新趋势/63
4.2.1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控制范围和思路转变/63
4.2.2水环境保护对象的战略转变/64
4.2.3控制手段和管理模式转变/65
4.3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分析/67
4.4水生态环境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需求分析/68
4.4.1水环境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的必要性/68
4.4.2水环境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相关研究及政策进展/69
4.4.3存在问题/77
4.5水污染物排放预测/77
4.5.1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77
4.5.2水污染物排放预测方法/78
4.5.3水污染物排放预测结果/83
第5章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思路与目标/92
5.1总体战略思路分析/92
5.1.1我国水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92
5.1.2未来水环境保护战略思路/93
5.2指导思想/94
5.3基本原则/94
5.4发展战略目标依据/96
5.4.1与我国现有的环境政策目标相衔接/96
5.4.2国外重点流域治理目标解析/98
5.5水环境保护战略目标和具体指标/99
5.5.1水环境保护战略目标/99
5.5.2具体指标分析/100
第6章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任务/110
6.1河流、湖泊、城市水体、饮用水源分类保护/110
6.1.1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111
6.1.2湖泊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112
6.1.3城市水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113
6.1.4饮用水水源保护/116
6.2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风险统筹治理/118
6.2.1优化水资源利用,保障生态流量/118
6.2.2建立完善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120
6.2.3深化推进水生态监测评估和水生态保护修复/125
6.2.4建立完善水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129
6.3主要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131
6.3.1长江流域/132
6.3.2黄河流域/142
6.3.3珠江流域/144
6.3.4松花江流域/146
6.3.5淮河流域/148
6.3.6海河流域/151
6.3.7辽河流域/152
6.3.8其他/154
6.4工业源、城镇源和农业面源全过程管控/157
6.4.1工业污染源/157
6.4.2城镇生活源/159
6.4.3农业面源/162
6.5水生态环境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166
6.6水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化政策创新/168
6.6.1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169
6.6.2优化水资源价格政策/172
6.6.3深入推进绿色税收政策/175
6.6.4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177
6.6.5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多元共治/178
6.7国家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路线图/179
第7章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战略/181
7.1国外水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进展及经验借鉴/181
7.1.1水污染治理领域/182
7.1.2水环境管理领域/183
7.1.3饮用水安全保障领域/186
7.2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管理技术进展/186
7.2.1水污染治理技术体系/186
7.2.2流域/区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189
7.2.3区域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193
7.2.4我国与发达国家水环境治理和管理技术水平比较/195
7.3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管理技术需求/197
7.4科技发展战略目标/200
7.5主要任务/201
第8章重大政策建议/204
8.1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全面绿色转型/204
8.2坚持系统观念,构建统筹协调的综合治理体系/205
8.3加强源头管控,强化各类污染源的污染物减排/207
8.4加强制度创新,推进水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208
8.5加强科学治理,打造绿色流域科技支撑体系/210
8.6聚焦双碳战略,推进水生态环境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210
8.7加强综合施策,推进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211
参考文献/2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