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方言比较与吴语史研究 石汝杰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

方言比较与吴语史研究 石汝杰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

  • 字数: 43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西书局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75200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汇集海内外众位学者的近期新研究成果★ 十多个方言点涵盖吴语各大方言区★ 纪念吴语专家石汝杰教授荣休而作
内容简介
石汝杰教授在汉语方言(尤其是吴语方言)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及其相关诸领域(语音学、历史音韵学、语汇学等)有较为重要的贡献。本书是语言学界同仁为石汝杰教授荣休所作的纪念文集,所收文章围绕“方言学”和“吴语”主题,力求在石汝杰教授等老一辈方言研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方言研究的领域,深挖吴语及吴语史的学术内涵。
作者简介
陶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研究,曾出版《上海方言词典》《蛮话词典》《松江方言研究》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如《吴语浊音声母的类型及其音系地位》《吴闽语云、匣母的读音和闽语全浊声母的清化》《新派乐山方言单字阳平》等。
目录
语言借用与历史层次
《型世言》27回的吴语对话是哪里的方言?——兼论吴语词汇史研究
从“满汉兼”子弟书看清代初期的语言接触
着力开拓海外汉语方言与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兼谈海外吴语方言与文化研究的关注点、考察点和方法论
内生性变化还是接触的结果?
特字的地理分布近乎词汇还是音韵?
简评司马侃《现代上海口语音韵学》
吴闽方言连读变调的类型及其历史溯源
入声韵尾遗留初探·
日朝最古层汉字音所反映的上古方音札记
Where Did the Ru Tone Go? Examining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Beijing——李汝珍和黎锦熙对北京话入声的记录和整理——对照和比较
苏州、宁波话舌尖圆唇元音的来源及其相关问题
吴语“鱼”的口语音
仙居方言同音字汇
一代移民的上海方言声母塞音VOT特征的习得研究
吴语中宕江摄入声字的读音及其历时含义
《弦索辨讹》与《度曲须知》所见苏州方言的卷舌声母
闽东区方言的{男阴}义词及其相关的词语
连城客家话亲属的合称
泰兴方言“个VP”问句研究
痴傻义“呆”的音义分合与时空分布——兼论“呆板”的审音问题
上海方言动词“话”“讲”“说”的共时与历时研究——以19—20世纪方言史料为中心
吴语毗陵小片助词“到”“则”连用现象考察
汉语焦点标记词“是”的分合与特点——兼论强调义“是1”和确认义“是2”的辨析
山西文水话中的趋向补语“过来”及其与“动问”的异同
石汝杰研究论著目录(1983—2022)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