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时空分布、评论机制与提升路径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时空分布、评论机制与提升路径

  • 字数: 20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和平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823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为作者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积累了多年的研究经验,在理论创新和体系构建上有一定创新,对乡村旅游发展从方法论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在发展目标上有着很高的匹配度,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和实现路径,而乡村振兴战略则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规制约束与框架结构。本研究实现了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识别→乡村旅游价值感知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乡村旅游感知主体划分与心理特质分析→乡村旅游价值感知实证测度→乡村旅游产业时空演变与区域差异→乡村旅游空间协同、产业协同以及一体化机制”为主线的研究思路,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二者协调发展,互为促进,避免资源配置的扭曲和低效。
作者简介
黄和平,男,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系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承担“现代服务管理”“酒店资产管理”“非标住宿经营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相关研究课题近二十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文化和旅游部项目等多项课题。已在《地理研究》《旅游学刊》《经济地理》《经济管理》《经济经纬》《华东经济管理》《旅游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世界地理研究》《统计与决策》,以及Europe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多篇论文的下载量和引用次数持续增加,相关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
三、研究对象3
四、研究方法4
五、研究内容11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4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17
一、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17
二、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19
三、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24
四、乡村居民的价值感知评价26
第三章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28
一、乡村旅游概念体系28
二、乡村旅游影响因素35
三、乡村振兴战略架构36
四、乡村旅游的价值传递37
五、乡村振兴中居民认同38
六、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46
第四章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获得感
评价与居民认同研究64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获得感影响因素分析64
二、乡村旅游获得感的评价体系构建65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居民获得感评价演变70
四、乡村旅游发展的居民地方认同空间分布73
第五章乡村空间的场景叙事与顾客体验研究——以上海乡村民宿为例84
一、乡村民宿消费的场景依赖84
二、乡村民宿空间的场景辨识与逻辑结构86
三、乡村空间的场景叙事与顾客体验的实证分析89
四、结论93
第六章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证研究95
一、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方法96
二、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99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107
四、旅游经济效应定量分析113
五、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潜力空间121
六、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措施127
第七章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案例分析134
一、历史文化型: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上海朱家角镇为例135
二、城市依托型: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上海崇明区为例138
三、田园景观型:民俗民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浙江舟山为例140
四、康养娱乐型:康养目的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浙江安吉为例143
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展望146
附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查问卷151
参考文献1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