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基于华为平台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基于华为平台

  • 字数: 4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 商品条码: 97871214469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紧密结合谢希仁教授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第8版)内容,以某校园网建设为案例,设计编排了29个实验单元、66个实验项目,覆盖数据链路层的PPP、交换式以太网、STP、VLAN,网络层的IP、ICMP、RIP与OSPF、IPv6、NAT,传输层的TCP和UDP,应用层的DNS、FTP、HTTP与DHCP,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等章节的重点内容。每个实验单元突出一项重点内容,列出了实验目的、实验装置与工具,描述了所涉及的实验原理或背景知识。每个实验项目突出一个知识点,列出了任务要求和完成实验的步骤,给出了完整的配置脚本,并进行了注释和说明。每个实验项目均设置有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配置前后的状态变化、验证测试结果、通信报文分析结果等进行分析和解答,并完成实验报告,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网络协议或机制的作用和相互联系,扎实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设计、配置、分析的基本方法,锻炼和提高网络设计、实现和分析能力。
本书实验基于华为公司的企业网络仿真平台(eNSP),可以在虚拟网络环境中完成,也可以在真实的网络设备上完成。此外,每个实验项目强调一个知识点,规模不是很大,有助于实施启发式教学。
本书可作为与谢希仁教授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第8版)或其他网络教材配套的实验用书,适合作为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材,也可以作为读者学习计算机网络、进行网络技术实践等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1章 网络基础 1
1.1 配置主机的IP地址 1
实验1.1.1:打开Windows命令窗口 1
实验1.1.2:获取主机系统信息 2
实验1.1.3:设置主机IP地址 3
1.2 ipconfig实战 5
实验1.2.1:获取本地主机所有网络连接的基本信息和详细信息 6
实验1.2.2:释放和更新自动分配的主机IPv4地址 8
1.3 ping实战 9
实验1.3.1:测试本地主机的IP地址配置是否正确 11
实验1.3.2:测试本地主机是否正确接入网络 13
实验1.3.3:测量网络延迟 14
1.4 tracert实战 15
实验1.4.1:跟踪到网站的路由 17
1.5 arp实战 18
实验1.5.1:查看ARP Cache内容 19
实验1.5.2:删除ARP Cache中的条目 20
第2章 物理层 21
2.1 华为企业网络仿真平台(eNSP)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1
实验2.1.1:下载和安装eNSP 22
实验2.1.2:启动和设置eNSP 22
2.2 简单交换式以太网的实现 25
实验2.2.1:组建交换式以太网 26
实验2.2.2:数据报文的采集与分析 28
2.3 双绞线标准研究 29
实验2.3.1:无屏蔽双绞线(UTP)分类探究 30
实验2.3.2:RJ-45连线标准学习 30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3
3.1 PPP配置与分析 33
实验3.1.1:PPP基本配置 34
实验3.1.2:PAP鉴别配置 39
实验3.1.3:CHAP鉴别配置 41
实验3.1.4:IP地址协商 45
3.2 交换机MAC地址表管理 48
实验3.2.1:配置静态MAC地址表项 50
实验3.2.2:配置黑洞MAC地址表项 54
实验3.2.3:配置MAC地址的老化时间 56
实验3.2.4:禁用/开启端口的MAC地址学习功能 59
3.3 STP配置与分析 62
实验3.3.1:广播风暴与MAC地址表震荡分析 66
实验3.3.2:配置STP 70
实验3.3.3:控制根网桥的选举 73
实验3.3.4:控制根端口的选举 75
实验3.3.5:控制指定端口的选举 78
3.4 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与分析 81
实验3.4.1:基于端口的VLAN的划分 83
实验3.4.2:基于MAC地址的VLAN的划分 88
实验3.4.3:基于IP地址的VLAN的划分 91
实验3.4.4:跨以太网交换机的VLAN扩展 94
3.5 链路聚合配置与分析 97
实验3.5.1:手工模式链路聚合 98
实验3.5.2:静态LACP模式链路聚合 102
3.6 端口隔离配置与分析 106
实验3.6.1:配置双向隔离 107
实验3.6.2:配置单向隔离 109
第4章 网络层 112
4.1 基于第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 112
实验4.1.1:配置VLANIF接口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 113
实验4.1.2:配置Super VLAN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 117
4.2 单臂路由器配置 119
实验4.2.1:配置单臂路由器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 120
4.3 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配置 124
实验4.3.1:第三层交换机上配置静态和默认路由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 126
实验4.3.2:路由器配置静态和默认路由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 131
实验4.3.3:路由器配置静态和默认路由实现IP子网之间的通信 138
实验4.3.4:地址聚合与最长前缀匹配路由配置 145
4.4 RIP配置与分析 148
实验4.4.1:路由器配置RIPv1基本功能 149
实验4.4.2:路由器配置 RIPv2 基本功能 153
实验4.4.3:路由器配置RIPv2鉴别 156
实验4.4.4:RIP路由环路和慢收敛问题的验证与解决 161
4.5 OSPF配置 170
实验4.5.1:路由器配置单区域OSPF基本功能 172
实验4.5.2:路由器配置多区域OSPF基本功能 178
4.6 IPv6网络配置与分析 183
实验4.6.1:IPv6 基本配置 185
实验4.6.2:RIPng基本配置 189
实验4.6.3:手工配置IPv4隧道 194
4.7 NAT配置 200
实验4.7.1:静态NAT配置 201
实验4.7.2:动态NAT配置 206
实验4.7.3:NAPT配置 209
第5章 运输层 213
5.1 UDP分析 213
实验5.1.1:UDP 用户数据报分析 213
5.2 TCP分析 218
实验5.2.1:TCP连接建立和释放过程分析 219
第6章 应用层 222
6.1 DNS服务器配置与分析 222
实验6.1.1:DNS 简单配置与分析 222
6.2 FTP服务器配置与分析 225
实验6.2.1:FTP服务器简单配置与分析 226
6.3 Web服务器配置与HTTP分析 230
实验6.3.1:Web服务器简单配置与HTTP分析 231
6.4 DHCP服务器配置与分析 234
实验6.4.1:DHCP服务器配置与分析 234
第7章 无线局域网 240
7.1 WLAN 基本配置 240
实验7.1.1:配置 WLAN 基本网络 245
7.2 WLAN漫游配置 257
实验7.2.1:配置WLAN VLAN内漫游 258
实验7.2.2:配置WLAN VLAN间三层漫游 26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