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

  • 字数: 31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 商品条码: 97871224189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生态环境保护概论较全面地阐述和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附以二维码链接的学习素材和动画,丰富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2.生态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参考书,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3.生态环境保护概论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大专非环境专业的环境保护公修课教材,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本科、大专环境保护类专业的专业入门教材,还可以作为环境保护工作者阅读的参考资料,以及关心环境问题读者的科普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较全面地阐述和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结合目前我国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现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人类活动影响下产生的水、大气、土壤和其他物理性污染危害及防治方法,生态污染及修复等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和战略意义,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此外,本书还对近期新的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方法以及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等环境质量宏观调控手段做了介绍。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参考书,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科非环境类专业的环境保护公修课教材,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科环境保护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还可作为环境保护工作者阅读的参考资料,以及关心环境问题的读者的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王金梅,高等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教师,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环境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编写出版了多本教材。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环境概述1
1.1.1环境的含义1
1.1.2环境的分类2
1.1.3环境的特性2
1.2环境问题3
1.2.1环境问题概述3
1.2.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发展4
1.2.3全球性环境问题4
1.3环境保护6
1.3.1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6
1.3.2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6
第2章生态污染及生态修复9
2.1生态系统及生态平衡9
2.1.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9
2.1.2生态系统的结构10
2.1.3生态系统的功能10
2.1.4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破坏的标志13
2.2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3
2.2.1对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13
2.2.2对污染环境的生物净化13
2.2.3利用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建设14
2.3生态污染与修复16
2.3.1生态修复的定义与特点16
2.3.2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16
2.3.3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17
第3章可持续发展战略19
3.1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19
3.1.1可持续发展的产生与发展19
3.1.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内涵22
3.1.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3
3.2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目标与原则24
3.2.1指标体系24
3.2.2目标与原则26
第4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8
4.1概述28
4.1.1大气圈及其结构28
4.1.2大气的组成30
4.1.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30
4.2大气污染及主要污染物33
4.2.1大气污染的定义33
4.2.2大气污染物33
4.2.3大气污染源35
4.2.4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36
4.2.5大气污染物的影响37
4.2.6全球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39
4.3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41
4.3.1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41
4.3.2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概述43
第5章水污染及防治48
5.1概述48
5.1.1天然水循环与水资源48
5.1.2水中的杂质、水质指标及水污染源50
5.1.3水体的自净作用和水环境容量54
5.2我国的水污染状况及水污染带来的危害56
5.2.1我国的水污染状况56
5.2.2水体污染的危害58
5.3水污染防治59
5.3.1水污染防治策略59
5.3.2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61
5.3.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64
5.3.4污泥处理技术65
5.3.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65
第6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69
6.1概述69
6.1.1固体废物基本概念69
6.1.2固体废物特性70
6.1.3固体废物来源与分类70
6.1.4固体废物污染及危害72
6.1.5固体废物的管理73
6.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74
6.2.1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74
6.2.2城市生活垃圾预处理75
6.2.3生活垃圾热处理77
6.2.4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78
6.2.5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81
6.3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82
6.3.1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82
6.3.2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运输及贮存82
6.3.3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83
6.4危险废物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84
6.4.1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技术84
6.4.2危险废物焚烧处理85
6.4.3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86
6.5最终处置87
6.5.1卫生土地填埋87
6.5.2安全土地填埋89
第7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93
7.1土壤概述93
7.1.1土壤及其组成93
7.1.2土壤的性质94
7.1.3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94
7.1.4土壤的自净过程95
7.2土壤环境污染96
7.2.1土壤环境污染及其特点96
7.2.2土壤污染物及其来源97
7.2.3土壤污染的危害98
7.3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99
7.3.1土壤污染的现状99
7.3.2土壤污染防治的原则99
7.3.3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100
7.3.4污染土壤修复101
第8章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111
8.1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11
8.1.1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111
8.1.2噪声的评价和检测112
8.1.3环境噪声的危害115
8.1.4噪声的控制115
8.2放射性污染与防治117
8.2.1放射性及其度量单位117
8.2.2放射性污染源119
8.2.3放射性污染的危害121
8.2.4放射性污染的防治121
8.3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124
8.3.1电磁辐射及辐射污染124
8.3.2电磁辐射源125
8.3.3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与控制126
8.3.4光污染与防护128
8.4热污染及其防治130
8.4.1热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30
8.4.2热污染的控制与综合利用132
第9章环境监测134
9.1环境监测概述134
9.1.1环境监测的概念134
9.1.2环境监测的作用及目的134
9.1.3环境监测的要求及特点135
9.1.4环境监测的分类135
9.2环境标准136
9.2.1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136
9.2.2环境标准发展的历史136
9.2.3环境标准制定的原则137
9.2.4环境标准物质137
9.3环境监测的组织138
9.3.1环境监测方案的制订138
9.3.2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138
9.3.3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140
9.3.4地面水水样的采集142
9.3.5大气样品的采集145
9.3.6水样的预处理147
9.4环境监测主要方法简介148
9.4.1物理监测方法148
9.4.2化学监测方法148
9.4.3生物监测方法148
9.5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148
9.5.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149
9.5.2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150
第10章环境质量评价153
10.1环境质量评价概述153
10.1.1环境质量153
10.1.2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154
10.1.3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154
10.1.4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154
10.1.5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155
10.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57
10.2.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本程序157
10.2.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157
10.2.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158
10.2.4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60
10.2.5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64
10.2.6总环境质量综合评价167
10.3环境影响评价167
10.3.1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168
10.3.2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169
10.3.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170
第11章环境管理174
11.1环境管理概述174
11.1.1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174
11.1.2环境管理的目的174
11.1.3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175
11.2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措施176
11.2.1环境管理的对象176
11.2.2环境管理的措施177
11.3环境管理制度178
11.3.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78
11.3.2“三同时”制度178
11.3.3排污收费制度178
11.3.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178
11.3.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179
11.3.6污染集中控制制度179
11.3.7排污许可证制度179
11.3.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179
11.4工业企业环境管理180
11.4.1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和体制180
11.4.2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途径与方法180
第12章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182
12.1清洁生产概述182
12.1.1清洁生产的由来182
12.1.2清洁生产的定义183
12.1.3清洁生产的内容184
12.1.4清洁生产的意义184
12.2清洁生产的科学方法185
12.2.1生命周期评价185
12.2.2生态设计185
12.2.3绿色化学186
12.2.4环境标志187
12.2.5环境管理会计188
12.3企业清洁生产审核189
12.3.1清洁生产审核原理189
12.3.2清洁生产审核程序190
12.4循环经济191
12.4.1循环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192
12.4.2循环经济的含义192
12.4.3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193
12.4.4循环经济的“3R原则”193
12.4.5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194
12.4.6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194
12.5低碳经济195
12.5.1低碳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195
12.5.2低碳经济的目的及意义196
12.5.3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197
12.5.4实现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198
参考文献20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