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丝路非遗的价值发现与重塑——以丝路新疆段为例

丝路非遗的价值发现与重塑——以丝路新疆段为例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杨红,郑亮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841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回顾历史,绵延丝路而行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金属、纸张等都属于物质商品,而从深层次上传播的是背后的手工制作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丝路沿线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承和传播着,成为东西方交流最直接的载体和民心相通的历史见证。本书基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及相关业态融合发展的状况,对丝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重塑。本书适合对活态存续于新疆的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丝路新疆段非遗保护现状
第一节非遗资源丰富,保护措施多样
第二节主要非遗门类的存续状况概述
第二章丝路新疆段非遗研究概述
第一节本体研究综述
第二节交叉研究综述
第三章文化汇流与非遗流变
第一节在文化汇流之地研究个案流变
第二节从流变研究到价值取向
第三节从非遗存续力和价值看待非遗的当代流变
第四节从当代流变研究出发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四章丝路非遗当代流变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被动:传统业态消失和生活方式改变
第二节主动:顺应时代变迁和适应当代需求
第三节外因:政府与市场引导下的更新
第四节内因:时代发展萌生的创新意识
第五章伊犁州民族服饰的传承与流变
第一节实地走访伊犁州的非遗传承人
第二节传承有序的主要支撑
第三节传统工艺价值的放大与转型的方向
第六章高校开展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第一节跟踪石河子大学的非遗研培
第二节石河子大学非遗传承人群研培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第七章哈密维吾尔族刺绣“传统工艺工作站”
第一节维吾尔族刺绣有了工作站
第二节传承发展中的特点
第三节流变后的正向表现
第四节流变中的两个坚持
第八章从生态文化角度解读“诺鲁孜节”
第一节丝路跨境非遗项目“诺鲁孜节”
第二节从生态文化角度看诺鲁孜节
第三节现代社会可从诺鲁孜节中获取生态建设的智慧
第九章丝路新疆段非遗流变中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非遗项目的存续与流变状况
第二节流变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正面影响
第三节流变对文化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第四节正视流变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