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以佛法研究佛法

以佛法研究佛法

  • 字数: 1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释印顺
  • 出版日期: 2011-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8056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以佛法研究佛法》是印顺法师阐述佛教研究方法的重要文章,本书以此文开篇,并以之作为书名。书中还收录了《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法之研究》、《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大乘是佛说论》、《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华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论真谛三藏所传的阿摩罗识》、《阿陀那与末那》、《欲与离欲》等重要著述。
作者简介
释印顺(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又称印顺导师、印顺长老、印顺法师,俗名张鹿芹,浙江杭州府海宁(今属嘉兴)人,中国近代有名佛教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曾以《中国禅宗史》一书,获颁日本大正大学的正式博士学位,为台湾比丘界首位博士。毕生推行人间佛教,为佛教,为众生。他也是慈济证严法师的依止师。为了纪念印顺法师,新竹市政府将曲溪里的南松桥,改称为“印顺桥”。
目录
一 以佛法研究佛法
二 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
一 东方与西方
二 婆罗门眼中的东方
三 瞻波中心的古印度
四 东方王族的兴衰
五 奥义书与东方王朝
六 释迦族来自东方
七 释尊时代的印度国族
八 东方新宗教的勃兴
九 释迦的真谛
十 结论
三 “法”之研究
一 序起
二 圣道现见的正法
三 法与义·法与律的对立
四 传承中的无比法与妙法
五 法轮与转法轮
六 意识所识的法
四 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
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
二 秘密教之传布
三 秘密教之特色
四 印度佛教之衰亡
五 大乘是佛说论
一 序起
二 从佛法的表现上说
三 从佛法的流行上说
四 从学派的分裂看大乘
五 从经论的集出看大乘
六 从思潮的递代看大乘
七 从大乘的内容看大乘
八 什么是初期的大乘经
六 略说羼宾区的瑜伽师
一 瑜伽师与羼宾
二 阿毗达磨师
三 经部譬喻师
四 大乘中观师
五 瑜伽师
六 大乘瑜伽师
七 秘密瑜伽师
七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
一 印度的三期佛教——总说
二 厨宾中心的佛教区
三 厨宾中心区的佛教
四 锡兰的佛教
五 晚期传来的小乘经论
六 真常大乘经
七 瑜伽师的唯心论
八 大乘禅
九 后期的中观学
十 秘密教
八 汉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
九 论真谛三藏所传的阿摩罗识
一 九识品与九识章
二 阿摩罗识是转依
三 阿摩罗识(转依)的意义
四 阿摩罗识是自性清净心
五 心界通二分说
十 如来藏之研究
一 序说
二 说如来藏之意趣
三 如来藏说之安立
四 如来藏之抉择
五 流转还灭之因依
六 如来藏说之三系不同解说
七 如来藏为涅椠因
八 如来藏为生死依
十一 阿陀那与末那
十二 欲与离欲
一 “欲”是什么
二 事欲的分折
三 欲与离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