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 字数: 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大伟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03122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理念、方法、课程建设、答疑解惑、研究过程及体会…… 有关观课议课的一切,你都能在本书中找到
内容简介
或许你已听过观课议课,那你知道观课议课的深层意蕴是什么?或许你想实践观课议课,那你知道实践观课议课更有实效的路径是什么?如何用好观课议课的工具和文化方式,实现更好的专业成长?观课议课的首倡与实践者陈大伟教授将在本书中对这些问题一一为您作答。
在本书中,观课议课的首倡与实践者陈大伟教授以中小学广泛关注的观课议课为题,讨论观课议课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方法,对观课议课的实践问题答疑解惑,致力以观课议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
陈大伟,成都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教师幸福生活、观课议课、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方法等。主持的“教师职业道德”被评为重量一流本科课程。出版《教育案例写作与研究》《追寻理想的语文教学——我这样观课、议课和上课》《影像中的教育学——从电影中体悟教育与人生》等著作。
目录
上篇推进:理念与实践
一、对课堂观察的“观察”
(一)课堂观察的意义
(二)课堂观察的维度
(三)课堂观察的工具
(四)课堂观察的变革
二、观课议课要以人为本
(一)观课议课的人本目的
(二)观课议课的人性依据
(三)观课议课的人文方法
三、观课议课:让我们“同在共行”
(一)“同”是指需要同情与支持的立场和条件
(二)“在”是指“身在”“心在”“思在”
(三)“共”是指开放和理解的前行方式
(四)“行”以发展进步为目的追求
四、观课议课的文化样貌
(一)人际“和”
(二)求“不同”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