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适应策略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适应策略

  • 字数: 22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刘杰 等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16564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全球平均气温改变,使全球气候的格局也会随之改变,出现许多反常的气候现象,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如农业产量、水资源分布以及人类健康状况,将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例如,造成一些地区旱涝频率增加,反常天气增多,自然灾害加重;中国北方一些地区由于蒸发加大,或降雨减少,河川径流量相应减少,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如果气候变暖太快,许多生物物种就会因对气候不适应而退化,甚至有些物种可能灭绝;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能更加干旱,使本来已经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加速。2019年8月,IPCC正式发布的《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一次将气候变化与人类脚下的土地联系起来,并勾勒出气候与农业生产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土地在气候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更好的土地管理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对植被负面影响的增加,土地必须保持生产力以维持粮食安全。土地状况的变化可以对数百里公里外的气温和降雨产生影响;不当的土地使用和管理方式如为应对粮食减产而进行的耕地扩张,挤占了林业用地空间,造成土地退化,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简介
刘杰,1974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院长、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农用微生物菌剂工程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沼气学会副秘书长,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黑土地力培肥和种养循环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编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编制地方标准7项。
目录
1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进展
1.1 我国气候变化现状
1.2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方法
1.3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4 结论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黑龙江省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
3.1 温度时空变化特征
3.2 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3.3 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3.4 讨论
3.5 结论

4 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4.1 黑龙江省近30年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
4.2 气象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4.3 粮食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拟合
4.4 粮食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5 结论

5 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5.1 黑龙江省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
5.2 黑龙江省气候生产潜力时间变化特征
5.3 讨论
5.4 结论

6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6.1 黑龙江省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
6.2 黑龙江省农业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6.3 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和风雹近30年的变化特征
6.4 1986-2015年水稻种植区及延迟低温冷害研究
6.5 玉米延迟冷害的变化特征
6.6 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7 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
7.1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7.2 气候变化对玉米病虫害的影响
7.3 气候变化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7.4 气候变化对大豆病虫害的影响

8 黑龙江省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策略
8.1 黑龙江省气候变化概况
8.2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的影响
8.3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