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俗学前沿研究(2019-2020)

民俗学前沿研究(2019-2020)

  • 字数: 37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27093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民俗学前沿研究(2019-2020)》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前沿研究课程系列演讲合集,共分为5个篇章,分别围绕“民俗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民俗学研究方法论”“民俗学的社会应用与非遗保护”“民俗与地方社会研究”和“民间文艺研究”展开论述,并结合鲍曼的表演理论、实践民俗学的方法论、现代民俗学的性质等对民俗学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民俗学前沿研究(2019-2020)》作者在民俗学学界有广泛的影响力,他们关切当下国内外民俗学的热点话题,并就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度审读。
目录
一 民俗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
通过阿伦特,从表演理论返回民俗学原典《判断力批判》——对民俗学表演理论(以鲍曼为例)的批判哲学式检讨
三谈实践民俗学
“实践民俗学”如何定义“实践”
世界社会的民俗协商: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新生命
都市·中产:现代民俗学的新方向

二 民俗学研究方法论
性别会阻碍还是促进田野作业——女性研究者在田野作业中的性别境遇
乡村研究与田野工作的滋味
民俗地图法:其概观与实践

三 民俗学的社会应用与非遗保护
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漫说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和新年
民俗学自主话语建设与学科创新实践——以母亲节与中国母亲符号建构为例
谈谈《汉声》五十年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实践与社会价值

四 民俗与地方社会研究
庙会民俗的认知范式研究——一种人类学视野中的华北乡村生活实践
地方感与地方社会的自我建构:以鲁中洼子村为个案
同乡同业:“社会经济”或“低端全国化”

五 民间文艺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讲述的语言智慧
1958年新民歌运动及其当下意义
艺术与乡村复兴:以中国农民画为中心的讨论
都市语境下手工艺的传承与创造实践及其反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