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 原理·规范·实例 第2版

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 原理·规范·实例 第2版

  • 字数: 32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刘静坤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71195
  • 版次: 2
  • 开本: A5
  • 页数: 46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证据审查规则与分析方法为主旨,系统阐释了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公布以来刑事证据制度的近期新发展成果,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庭审实质化改革的“三项规程”等改革文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本书从证据风险这一全新视角,结合审判实践和典型实例,对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和各类证据规则的司法适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证据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刘静坤法学博士,博士后,剑桥大学法学硕士。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法官,曾挂职云南省公安厅厅长助理,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曾参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改革、量刑规范化改革等中央司法改革项目。出版《刑事程序的权利逻辑》《公正何以难行》《刑事诉讼法注释书》《犯罪心理学》《犯罪重建》《司法错误论》《The Exclusionary Rule of Illegal Evidence In China 》等著作、译著十余部,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
目录
1证据裁判
1.1证据的含义
1.1.1证据在诉讼中的四重角色
1.1.2证据与命题、事实
1.2证据的属性和种类
1.2.1证据的属性
1.2.2证据的种类
1.3证明对象
1.3.1实体性事实及其构成
1.3.2程序性事实及其类型
1.3.3证据性事实及其类型
1.4证明的灰色地带
1.4.1关键事实与非关键事实
1.4.2争议事实与非争议事实
1.4.3边际事实的独特价值
2证据风险
2.1直接证据的风险
2.1.1言词证据的“罗生门”
2.1.2言词证据的法律风险
2.1.3言词证据的失真风险
2.1.4言词证据的异常变化
2.2间接证据的风险
2.2.1间接证据悖论
2.2.2间接证据的失真风险
2.2.3间接证据的推理风险
2.3证据风险的识别
2.3.1证据的法律风险识别
2.3.2证据的失真风险识别
2.3.3证据的推理风险识别
3证据排除规则
3.1二步式证据审查法
3.1.1传统证据理论的实践风险
3.1.2二步式证据审查法的制度蕴含
3.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2.1非法证据的范围和认定标准
3.2.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疑难问题
3.3瑕疵证据排除规则
3.3.1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辨析
3.3.2瑕疵证据排除规则及配套制度改革
3.4传闻证据规则
3.4.1书面证言的证据能力难题
3.4.2存疑书面证言排除规则
3.4.3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替代制度
3.5很好证据规则
3.5.1很好证据规则的基本要求
3.5.2证据数据化对很好证据规则的影响
3.5.3很好证据规则的隐忧及配套制度
3.6意见证据规则
3.6.1意见证据规则的制度考量
3.6.2意见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配套制度
3.7关联性规则
3.7.1关联性规则的总体考量
3.7.2关联性规则的具体要求
4证据审查判断
4.1物证、书证的审查判断
4.1.1审查物证、书证的来源及收集过程
4.1.2审查物证、书证是否为原物、原件或与原物、
原件相符
4.1.3审查物证、书证的动态变化
4.1.4审查物证、书证与待证事实的关联
4.1.5审查物证、书证收集的全面性
4.1.6审查补查补正的必要性
4.2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
4.2.1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
4.2.2审查证人的作证资格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