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 文化场视域下的壮族民间文学

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 文化场视域下的壮族民间文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杨树喆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1136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文学-文化批评和民俗学田野作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壮族民间文学置于整个壮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与社会群体文化结构的网络之中,探讨其在由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中的表现形态与发展演变,着重论述了歌咏文化、稻作文化、师麽文化对壮族民间口头韵文、口头叙事文学创作及乡村仪式演剧的深刻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壮族民间文学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关系,特别是汉族文化对壮族民间文学的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杨树喆,法学博士,桂林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桂林学院校长。主要从事壮族民间信仰、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区域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教学与研究及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已出版《师公•仪式•信仰——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民俗学与多民族文化探幽》、《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调查研究》(合作)等论著、教材10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文化场”与壮族民间文学
第一节文化与文化场
第二节壮族民间文学文化场的构成
第三节壮族民间文学文化场中的文化关系及其总体特点
第二章歌咏习俗与壮族民间文学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壮族歌咏习俗
第二节壮族口头韵文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歌咏习俗与壮族口头韵文创作的繁盛
第三章稻作文化与壮族民间文学
第一节壮族传统社会的稻作文化表征
第二节稻作文化与壮族口头韵文创作
第三节稻作文化与壮族民间散文叙事
第四节稻作文化与壮族麽公手抄经书
第四章师麽传统与壮族民间文学
第一节壮族师麽信仰传统及其特点
第二节师麽传统与壮族师公手抄经书
第三节师麽传统与民间壮师剧创作
第五章汉族文化与壮族民间文学
第一节汉族文化与壮族民间散文叙事
第二节汉族文化与壮族民间叙事长诗
第三节汉族文化与民间壮剧创作
第四节文化整合、文化认同与壮族民间文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