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想说,就画出来吧 沙盘与绘画中的心理学

不想说,就画出来吧 沙盘与绘画中的心理学

  • 字数: 29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日)最相叶月
  • 出版日期: 2023-01-01
  • 商品条码: 97871214440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你想知道被保密责任条款约束的心理咨询的世界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吗?你想知道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为何会康复,以及通往康复的途径是什么吗?你想知道人们的潜在力量是多么强大吗?日本纪实文学大奖得主最相叶月费时7年研究采访, 读遍150册以上专业文献,首度公开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实况。全书以轻柔扎实的文字,带领我们直入心理治疗过程的深处,并附有珍贵的第一手诊疗字稿,让读者深入了解在日本精神医学界有「医生的医生」称号的中井久夫教授及河合隼雄先生两位巨擘的「箱庭疗法」和「风景构成法」,带领我们去探访心理疗法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心理治疗师和来询者共处之后将会出现怎样的风景。
作者简介
最相叶月,1963年生于东京,从小在神户长大。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法学院毕业。写作主题涉及科学技术和人类的关系、体育、精神医疗等。著有包括《绝对音感》(获小学馆记录文学大奖)、《青色蔷薇》《东京大学应援部物语》《最相叶月 工作笔记》《旅人——中国朝鲜族朋友和日本》《爱上吃辣的人生指南》等多部作品。其著作《星新一》荣获大佛次郎奖、日本SF大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评论及其他类型)、星云奖(记录文学类型)。
目录
对话录(上)1
第一章少年与箱庭9
第二章心理咨询师的培养31
第三章让人们接受心理咨询48
第四章“我”的箱庭72
第五章天生的治疗师89
对话录(中)108
第六章 沙子和绘画纸124
第七章黑船来航149
对话录(下)167
第八章 不知因何烦恼的病182
第九章康复的悲哀204
后记222
跋——通往康复之路225
参考文献246
摘要
     2008年初夏。 “如果你想要采访这个世界,优选先了解你自己。”木村晴子女士这样对我说道。 木村晴子女士是一名心理治疗师,1967年的秋天,还在大阪市立大学读大一的她,有幸在日本临床心理学会上聆听了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先生的演讲。木村女士被演讲中提到的箱庭疗法所深深打动,随即开始投身于这项研究。箱庭疗法,也被称为沙盘游戏疗法,将这一治疗方法发展至今的是瑞士的心理治疗专家多拉·卡尔夫女士,而木村晴子女士则被同行誉为“日本的多拉·卡尔夫”。 在河合先生过世后,木村女士是现今了解当时状况的少数见证人之一,同时,她也与中井久夫先生作为同事共处过一段时日。中井先生从神户大学离职后又受聘于甲南大学,那时木村女士正好在那里担任文学部教授一职。 我之所以决定去拜访木村女士,是因为我曾看过几篇杂志,其中又正好刊载有2007年7月过世的河合隼雄先生的特辑,而其中的一篇论文尤其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篇论文的题目是《后天失明女性的箱庭制作》,论文记录了一位因视网膜色素变性、30来岁就失明的女士的箱庭治疗过程。木村女士对这位女士实施了间隔性的治疗,每次治疗约一个半小时,历时共3年,分为15次间断进行。虽说平时也有人造访木村女士,希望体验下箱庭制作,但针对全盲人士的治疗对木村女士来说这还是第一次,所以她在给出咨询建议时尤为慎重。 在这之前,我对箱庭疗法也仅仅是略有耳闻。知道这是一种在盛有沙子的箱子里摆放上人偶、建筑物、树木等一些小物件,类似沙盘游戏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但让我深感震撼的是,木村女士的治疗对象竟然是盲人,而且治疗过程居然持续了3年之久!原来世上真的有心理治疗师愿意耗费如此长的时间,如此耐心且专注地去面对一个来访者,这无疑让人十分感动。她们两人在治疗过程中究竟谈了什么?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又究竟做了什么呢?在沙箱里摆放上人偶、树木和房子来制作箱庭,又为什么会使心理得到治疗呢?在我的心中涌现出了许多的不解和疑问。 于是,我来到了兵库县芦屋市,拜访了由木村女士主持的芦屋箱庭疗法研究所,正是那天,木村女士对我说了开头的那句话。不过在听到木村女士话语的瞬间,我心中响起的声音却是:我早就了解自己了啊。 我为什么会对箱庭疗法感兴趣呢?故事还得从头细细说起。 以前,我觉得心理咨询这个行业不太靠谱。首先是价格不一,好像压根就没有什么所谓的行情,50分钟的疗程便宜的只需要5000日元左右,但贵的则要花上一两万日元。而且因为无法走保险,所以也根本无从得知定价的细则和依据。 我之前曾去看过两三次心理科和精神科。当时只拿了药,并没有接受心理咨询。不过却听过一些传闻,比如有抑郁倾向的朋友虽然更换过好几个心理咨询师,但是病情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或是逃学的少年虽然接受了心理咨询,却因为跟心理咨询师合不来而选择中断咨询……由此,我心中对心理咨询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恰好那时发生了一起颇为轰动的案件,这件事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我。案件主角是一个自称心理咨询师的生物学家。他以“重新养育”为幌子,和来家里进行心理咨询的女性又是一起洗澡,又是同床共枕。后来这位女性客户以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受到猥亵为由提起了刑事诉讼,最终此案以生物学家败诉结案,而我对心理疗法中居然会有如此亲密的身体接触感到十分不解。即使这仅仅是个特例,但我却越发感到好奇,不知心理咨询打着保密义务的旗号,究竟会在密室里做些什么。 首先,心理咨询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比较含糊不清。狭义的“心理咨询”,是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来使用的,是指通过“语言的交流”(《心理疗法个人课程》)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疗法。但是,除了一般意义上说的语言交流,“心理咨询”还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通过绘画或是制作箱庭的心理疗法,以及和情绪低落的人进行交流等全都可以被称作“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本来属于心理疗法的一种,但现在它却又将心理疗法囊括其中。也即,在专业人士的领域和非专业人士的领域里,心理咨询的含义发生了逆转。 有的心理咨询师挂着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却做着箱庭疗法和认知行动疗法等各种心理疗法的治疗,使得心理咨询含义模糊的状况变得越发复杂起来(注:本书中的“心理咨询”指一般意义上的广义的用法)。 负责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这一词汇的含义则更为含糊不清。有诸如临床心理师、心理疗法师、精神分析家、产业治疗师、认证心理师、认证心理咨询师、认证临床心理咨询师等各种各样的称呼,也有自取的其他古怪称呼。 有的是像临床心理师那样,需要在文部科学省认可的财团法人日本临床心理师资格认定协会指定的研究生院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还需要再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而有的只需要接受几个月的社会讲座培训就能够拥有认证资格。虽然说这实属无奈之举,因为心理职称方面并没有国家资格认证,但是称呼和资格如此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