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清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结构与写意造境

明清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结构与写意造境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作者: 刘海勇
  • 出版日期: 201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03033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清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结构与写意造境》从明清写意花鸟画的笔墨语言和个性图式出发,以张立辰先生提出的“笔墨结构”理论为基础,从艺术自律性的视角来梳理明清写意花鸟画写意造境的特征,分析画家的个性笔墨结构表现形式,以及形成其表现内涵的多方面原因,并探究其写意造境的表现手法及其体现的审美趣味、意蕴情致、价值取向与写意花鸟画发展从“寓兴”到“写意”的自觉过程,同时从明清写意花鸟画写意造境特征中寻找写意花鸟画当代表现形式、精神价值传承及个性图式艺术性的启示。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从程式、个性图式与造化的关系来分析笔墨结构的艺术性,认为明清人对前人程式和个性图式进行了总结与归纳,通过“夺造化”与自觉借鉴诗、书、印的艺术语言,逐渐提高了个性图式的艺术性,并丰富了写意造境方式。从笔墨表现语言看明清人写意造境的笔墨结构特征,认为明清人的书法笔法自觉融入及长锋笔、生宣性能的驾驭是大写意花鸟发展的动力之一;明清对画面的完整性强调突显在“开合”、“气”、“势”认知。明清的“写意”精神正是社会精英阶层文人参与绘画,有智慧与能力用“文而化之”的观念自觉吸收其他艺术门类“写意”方式与审美特征的精华而融合于个体笔墨结构,其艺术含量愈见深厚;创作过程中融入的个体修养、人品、才情、思想,体现了明清花鸟画写意造境的审美情怀。理学心学的潜移默化使得文人画家以“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为至高画学原则,这是明清“用世之志”有别于前代“卧游”的所在,“二十四画品”的诞生并非偶然,其出现恰反映了时代对艺术审美注意力渐由“象内意”转向更多的“象外意”(包括精神格调)的现象。在方法论上,《明清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结构与写意造境》尝试以图式分析和古代画论阐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明清写意花鸟画传世作品的解读以及对造境具体环节的分析,来寻找明清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结构和写意造境语言及充实历程,并在造境个案中梳理出其审美涵意及明清“写意”精神的源泉。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及缘起
第二节选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海外发展情况分析
第二章明清写意花鸟画的象与境
第一节真物与意象
第二节意象与境
第三节明清自然观深化在空间境象上的反映
第三章从空间境象角度看明清写意花鸟画
第一节明清写意花鸟画造境手法的发展
第二节空间境象与明清花鸟画的时空观
第三节题材的多样化与文人画价值观的物化分析
第四章写意造境中的笔墨程式规范
第一节程式与图式
第二节个性图式符号与夺造化
第三节笔墨结构与艺术性
第五章写意造境中的笔墨结构特征
第一节勾法、点法结合运用于笔墨结构方式写意造境的意义——以明清墨菊为例
第二节写意造境中墨法、水法的成熟一以明清墨荷为例
第三节不同花卉、草虫、树石笔墨形态组合配对比较
第四节笔墨形态组合与虚实空间创造的关系——以明清墨梅为例
第五节布白布黑结构及款印运用于布局的意义——以明清墨兰为例
第六节造境中媒材工具的掌握与发挥比较——以明清墨竹为例
第六章写意精神的实现
第一节诗书印入画的自觉一境的审美含量
第二节“天人合一”、“生生不息”——境的审美情怀
第三节理学(心学)对明清写意花鸟画的影响
第七章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