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培根固本 广东南海石门中学研究 1932-2022

培根固本 广东南海石门中学研究 1932-2022

  • 字数: 55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马学强 等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115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9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932年,珠江边一所以地名命名的学校——南海石门中学诞生了。从“培根固本”到“朴素教育”,石门中学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守着朴实的教育初心。本书作为这所历史名校建校90周年的献礼,广泛收集和整理各个时期的各类史料,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阶段和层面深入解读石门中学的校史;采取以图带文,以文释图的形式,大量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现了石门中学变迁的脉络。本书梳理和探讨石门中学90年来的发展历程,解读办学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积极的社会意义。
内容简介
广东南海石门中学始建于1932年,是首批广东省重量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一所广东省一级学校、首批佛山市很好高中创建学校、清华大学生源中学、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从早期的创办者提出“培根固本”,到如今以“朴素”办学,石门中学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中,坚守着朴实的教育初心。本书作为这所历史名校建校90周年的献礼,广泛收集和整理各个时期的各类史料,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阶段和层面深入解读石门中学的校史;此外,还结合南海、佛山乃至岭南地区的发展从更开阔的视野去探讨。本书由文字和图片两部分组成,撰写中采取以图带文,以文释图的形式,图文并茂。大量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现了石门中学变迁的脉络,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布,弥足珍贵。书稿在章节的设计上也颇具匠心,脉络清晰,一些内容的表述颇有故事情节,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李卫东,江西赣州人,1966年生。正高级教师,教育部第十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督学、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现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同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致力于学校管理、历史教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在《中国教育报》《广东教育》《中小学校长》《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重量核心期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教师继续教育与历史课堂教学:教育之道在立人》,独立承担或主持省级科研项目(课题)4项。先后荣获佛山市名校长、佛山市优选劳动者、南海区首席校长等称号。马学强,浙江嘉兴人,1967年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城市史、区域史、教育史等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的著作有《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出入于中西之间:近代上海买办社会生活》《八百里瓯江》等。参与主编的有《千年龙华》《阅读思南公馆》《上海的城南旧事》《上海的城市之心》《从工部局大楼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密勒氏评论报〉总目与研究》《上海石库门珍贵文献选辑》等20余种。近年来主持“百年名校•江南文脉”系列丛书(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由科学研究项目,多项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序何维孜
第一章初创时期的石门中学
第一节植根本土
第二节立校不凡
第三节声名鹊起
第二章共度时艰
第一节校址沦陷与香港复课
第二节战后复校
第三节彼时的学生生活
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石门中学
第一节改旧立新:石门中学的新生
第二节开展社会主义教育
第三节百花齐放竞校园
第四章困难与调整时期
第一节政治运动中的石门中学
第二节进入调整时期
第三节“”十年
第五章开拓进取的石门中学
第一节重点建设的学校
第二节何维孜和石中的改革
第三节教育改革的新探索
第六章创建新世纪一流的现代化名校
第一节新世纪、新气象
第二节朴素致远
第三节“石中”的校园与校园文化
第四节校友会与校庆活动
附录
附录一广东南海石门中学历史沿革图
附录二大事记
附录三校领导名录
附录四历任中共党支部书记(党委书记)名录
附录五文献档案选摘
附录六回忆录、口述资料选摘
附录七部分校友简介
附录八图片目录索引
附录九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