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续集·第7卷) 吴晓求论文、访谈集 2020.4-2022.05

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续集·第7卷) 吴晓求论文、访谈集 2020.4-2022.05

  • 字数: 2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吴晓求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201736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4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第七卷和第八卷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论逻辑》(六卷本)的续集。《续集》第七卷的内容,主要是作者2020年4月到2022年5月发表的论文、评论性文章和专业访谈;第八卷则是作者在同期所做的学术演讲。《续集》(第七、第八卷)与前六卷的内容在结构上大体相同,仍以阐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逻辑为主线,同时也涉及金融结构、金融科技、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高等教育等主题。 《续集》(第七、第八卷)是前面六卷研究的时间延伸,集中反映了作者在这一时期对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等相关问题的关切,其中,第八卷(演讲集)更直观、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吴晓求,1959年2月生,我国有名金融学家。 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6月破格晋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金融学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主要社会学术职务: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第九届发审委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 吴晓球教授在宏观经济、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等领域有深入、独到研究。吴晓求教授是我国经济学界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之一,是我国证券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重要开拓者。
目录
论文篇
中国资本市场:第三种模式
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重点: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
通向未来的崎岖之路——中国经济发展与应用经济学的使命
中国资本市场30年:探索与变革
“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监管研究
中国金融开放:模式、基础条件和市场效应评估
短文篇
从传统到现代:金融变革的力量
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十四五”时期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
中国金融开放首先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访谈篇
稳定信心和预期,是当前政策的重点——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新闻媒体的集体访谈
炒鞋、炒币没有实质意义——网易财经记者的访谈
北交所肩负特殊使命,建设中国版纳斯达克更应重视前端金融业态——《新京报》记者的访谈
正确处理好金融专业教育中的“五种关系”——《金融博览》记者的访谈
中国资本市场面临五项改革——《中国经营报》记者的访谈
什么是好的金融——《金融博览》记者的访谈
下一个三十年,要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访谈
内循环不是重回计划经济和封闭经济,后者肯定是没有出路的——《每日经济新闻》(NBD)记者的访谈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逻辑——《金融时报》记者的访谈
讲述中国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凤凰网财经记者的访谈
“六保”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州日报》记者的访谈
附录篇
胡乃武教授学术思想评传
师恩浩荡永生不忘——在恩师胡乃武教授追思会上的发言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