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PPP模式重构 价值协同、能力互补与伙伴选择

PPP模式重构 价值协同、能力互补与伙伴选择

  • 字数: 30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盈盈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26197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征,既有助于PPP实践人士阅读思考理论问题,也有助于PPP理论学者了解中国PPP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年来我国PPP的快速发展为背景,针对地方政府的PPP伙伴选择行为开展研究,在传统“公私伙伴关系”的理论解释框架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公公伙伴关系”的概念来刻画国企参与PPP的独特现象,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价值协同-能力互补”的伙伴选择解释框架并做了定量和案例系列实证,对于我国国情下的PPP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书适用于国内外PPP领域学者、研究生的理论研究和探讨。
作者简介
"王盈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助理,高级经济师、高级项目管理师、AACTP认证国际培训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工学硕士、工学学士和北京大学经济学第二学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PPP专家库双库专家,生态环保部PPP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高校PPP论坛秘书处成员。 拥有13年基建投融资领域的实践与研究工作经验,发表专著/报刊/网络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本,参研国家及地方课题5项,参与实操项目10个,参评项目/机构200余个,主要负责基建投融资制度与政策研究,项目制研究,基建投融资项目管理与PPP项目治理,特别是投融资项目财务测算及经济评价分析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中国PPP实践特色反思
二、西方PPP理论解释困境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中国地方政府的PPP伙伴选择动机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理论构想
第四节 本书结构
一、技术路线图
二、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述评:此PPP非彼PPP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PPP
二、公公伙伴关系
三、公私伙伴关系
四、伙伴选择的组织二元性
第二节 三个已有视角回顾和述评
一、国家发展阶段视角
二、市场竞争视角
三、技术治理视角
四、理论述评
第三节 本书视角追溯:公共管理思想史和公共价值理论
一、以史为鉴:百年公管思想史的价值之争
二、价值理性:公共价值理论回顾和范式启示
第四节 本书视角确立:从PPP的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
一、重新认识PPP的工具理性
二、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视角整合
三、伙伴选择的情境特征:揭示宏观制度复杂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践回溯与分析:中国PPP特征
第一节 中国PPP的发展阶段
一、阶段一:外资企业引进BOT阶段(1984-2002年)
二、阶段二:本土企业崛起推行特许经营阶段(2003-2008年)
三、阶段三:国进民退的融资平台蓬勃发展阶段(2009-2013年)
四、阶段四:形成PPP超大规模与二元结构阶段(2014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PPP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PPP发展总量的国际比较与经济贡献
二、中国PPP区域特征
三、中国PPP行业特征
第三节 中国PPP的伙伴类型分析
一、经营属性比较
二、行业分布比较
三、地区分布比较
四、交易结构比较
五、企业分布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总体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资料
四、分析工具
第二节 扎根研究设计
一、扎根研究的作用
二、本书的操作步骤
三、资料来源与收集
第三节 定量研究设计
一、因子分析
二、判别分析
三、Logistic回归和Tobit回归
四、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第四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方法及在本书中的作用
二、案例的筛选标准
三、三个案例的资料来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情境下的PPP模式重构:基于扎根理论
第一节 研究过程:三阶段编码与范畴提炼
一、第一阶段编码:提炼初始范畴
二、第二阶段编码:形成范畴体系
三、第三阶段编码:提出核心范畴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五、扎根结果呈现:PPP行为全景
第二节 结果分析一:国家治理二元性如何体现在PPP制度中?
一、PPP制度变革起因:多元条件触发
二、PPP制度供给特征:自上而下主导
三、PPP制度体系特征:多重张力汇合
第三节 结果分析二:地方政府如何内化PPP治理二元性特征?
一、地方政府PPP行为动因:被动接受外部压力
二、地方政府PPP行为动因:主动发掘内在动力
三、地方政府PPP行为动因:不稳定预期下的过度攫取
第四节 结果分析三:地方政府的PPP伙伴选择动机是什么?
一、伙伴类型概念化:从公私伙伴关系到公公伙伴关系
二、选择动机概念化:价值协同与能力互补
三、行业类型概念化:市场条件和产品属性


第五节 理论框架的提出:PPP伙伴选择动机与伙伴类型选择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